孩子調皮搗蛋、注意力不集中?他可能是生病了,這些知識家長們一定要了解
通訊員 王藝 陳思妤
8歲男孩遠遠(化名)從上幼兒園起就比其他孩子好動,上課坐不住,甚至經常把小朋友惹哭,從三年前開始還出現頻繁眨眼的習慣,家長以為是小問題就沒在意。進入小學后,遠遠情況更嚴重:愛眨眼變成了眼皮劇烈抖動,還時不時出現聳肩、清嗓子、點頭、搖頭等癥狀。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遠遠脾氣變得特別暴躁、易怒,跟家人和同學都易起沖突,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手腳亂動、寫作業(yè)拖拖拉拉,學習成績特別差。
經人介紹,遠遠爸爸帶遠遠來到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婦女兒童醫(yī)院兒童保健科學習困難門診,值班醫(yī)生王藝接診了遠遠,經過一系列問診、檢查和測評,遠遠被確診為抽動障礙(抽動癥)共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癥)。
據悉,抽動癥是一種慢性精神障礙疾病,起病于兒童期,孩子會不自主地、突然地多部位抽動,嚴重者還會伴隨爆發(fā)性發(fā)聲和穢語。如果不及時治療,抽動癥會造成孩子學習、社交方面的障礙,還有可能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多動癥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精神障礙之一,以持續(xù)存在與年齡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為核心臨床癥狀,會造成兒童的學業(yè)成績、情感、認知功能、社交等多方面的損害,好發(fā)于學齡前期及學齡期。
“都怪我沒有早點發(fā)現,還總怪他不聽話?!钡弥\斷結果的遠遠爸爸悔不當初,終于明白原來孩子好動、行為異常、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都是因為患了病,是自己錯怪了孩子。
遠遠存在著多病共存的情況,因此,治療上也需要進行多方面的干預,王藝和家長溝通后,為遠遠制訂了一套綜合性的康復治療方案,包括行為管理療法和藥物干預治療。針對性治療后,短短七天,遠遠眨眼、點頭、聳肩以及清喉嚨的癥狀就已經明顯緩解,發(fā)作頻率降低了很多,發(fā)作間隔由原來的每天七八次縮減到了一兩次,也不再容易發(fā)怒。
“遠遠改變了很多,沒有再抖動了,只是偶爾還清嗓子!”“飯量變大了。昨天數學破天荒考了67分!之前一直都是15分、28分!”“其實我都想放棄娃了,去駐馬店之前,也沒抱太大希望,沒想到現在的醫(yī)學那么神奇!整個人都變好了!”“王醫(yī)生,真的很感謝你!”……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遠遠癥狀有了明顯改善。他在學校不再干擾其他同學,能夠專心聽講,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提升。他的脾氣也變得溫和,不再輕易動手打人。遠遠的父母感到非常高興,他們不停反饋治療效果,感謝醫(yī)生的幫助。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愛動是調皮”“抽動只是個小毛病,長大后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
抽動癥、多動癥不及時治療的影響有哪些呢?
據了解,部分兒童隨著年齡增長,尤其進入青春期后,不僅多動癥、抽動癥不能自愈,在成長及發(fā)病過程中還伴隨著學習、社交、心理和身體上的不同損害,導致治療難度增大。
1.影響學習。課堂上不自主地抽動和發(fā)聲會讓注意力嚴重下降,勢必導致學習成績不佳,最終厭學、逃學。
2.影響心理。由于孩子的異常行為會引起其他小朋友嘲笑、歧視,導致孩子自信心缺乏,心生自卑感,與人交往困難,久之則性格孤僻,出現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部分患兒長大后甚至發(fā)展成精神分裂。
3.影響身體。長時間的抽動會導致局部肌肉變形和僵化,恢復緩慢,嚴重者甚至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發(fā)育。
因此,家長若關注到孩子日常出現怪異的“小動作”,應及時尋求醫(yī)生幫助,進行綜合評估,盡早治療。
責任編輯:王冰之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