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昌》獨特美學演繹英雄浩然之氣
摘要:作品對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晚清重臣李鴻章、北洋水師提督鄧世昌的塑造尤其突出:眼界開闊的鄧世昌早已預見北洋水師敗落的結局,卻苦于朝廷昏聵、同僚麻木,無力挽大廈于將傾,最終他將滿腔熱血盡付“撞沉吉野”的吶喊,壯烈犧牲;
繼原創(chuàng)話劇《林則徐》之后,國家大劇院又一部“歷史人物系列”大戲、原創(chuàng)話劇《鄧世昌》于4月27日迎來首演。晚清政局內憂外患,利益錯綜復雜,鄧世昌作為一名小小的水師管帶,有太多事情無力改變,但他無論如何不肯隨波逐流——以浩然之氣撕破腐朽長夜的忠貞之志貫穿作品始終,為《鄧世昌》全劇奠定了精衛(wèi)填海般孤勇悲壯的情感基調。
話劇《鄧世昌》在寂靜的深海中開篇,致遠艦銹跡斑斑,鄧世昌的英靈守衛(wèi)著它,徘徊不去。英雄傾訴著永不泯滅的報國壯志,由此展開少年立志、青年從軍、中年殉國的人生軌跡。編劇李寶群為《鄧世昌》打造的劇本極具文學性,如散文詩般連綴起鄧世昌一生中的重要節(jié)點,臺詞凝練雋永,擲地有聲。
作品對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晚清重臣李鴻章、北洋水師提督鄧世昌的塑造尤其突出:眼界開闊的鄧世昌早已預見北洋水師敗落的結局,卻苦于朝廷昏聵、同僚麻木,無力挽大廈于將傾,最終他將滿腔熱血盡付“撞沉吉野”的吶喊,壯烈犧牲;李鴻章百般無奈,隱忍難言;丁汝昌夾在兩人之間,既賞識鄧世昌的忠勇之心,又難舍李鴻章的知遇之恩,左右為難。分別飾演這三個角色的主演王雷、張頁川、關棟天表現(xiàn)相當到位,其中,第一次真正參演古裝戲的王雷堪稱一個亮點,無論臺詞還是形體,王雷都拿捏得頗有幾分“古意”,令人信服。
舞美設計季喬以黑灰的主色調籠罩全劇,一如那個風雨如晦的時代般陰郁壓抑。矩陣式的“龍骨”與平行的“透屏”交疊,靈活輕盈地帶動壯闊的艦船、荒誕的宮廷、溫情的鄧家等場景和時空的轉換。影像的極致運用是《鄧世昌》的一大特色,多媒體設計胡天驥充分利用近500平方米的冰屏,把洶涌如山的層層波濤、黃海海戰(zhàn)中連天的戰(zhàn)火、飛速前進的戰(zhàn)艦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
但在另一個層面上,存在感太強的影像偶爾會模糊劇情的重點,一些原本要依靠戲劇沖突、演員表演的高潮片段被影像帶過,稍顯遺憾。鋪展太密的配樂也有同樣的“嫌疑”,作曲家于力為《鄧世昌》專門譜寫的音樂數次將情緒推上高峰,比如,滿心憤懣的鄧世昌拔劍向天,與昔日吟誦《逍遙游》中鯤鵬之志的少年時的自己重合,激昂飽滿的配樂加上演員極為投入的詮釋,將鄧世昌報國無門的悲憤渲染得張力十足,但用多了,有時也會沖淡戲劇本身的感染力。總的來說,在中日甲午海戰(zhàn)130周年之際,致敬英雄的《鄧世昌》以獨到的舞臺美學、精彩的表演體現(xiàn)了文藝作品應有的責任與力量。作為剛剛首演的新劇,某些橋段、手法的分寸應該還可以再做打磨和探索。(高倩)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