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深刻的那碗湯面條
記憶深刻的那碗湯面條
石新宇
少年時代生活在農村,冬天的主要蔬菜是白蘿卜和大白菜,晚飯是一成不變的湯面條。先將白蘿卜或者大白菜切絲加鹽炒熟,然后放入煮開的面條中,便是湯面條。因為窮,湯面條中沒有醬油也沒有其他作料,如果再沒有綠色的蔥葉,整碗湯面條都是單一的白色。面條一般是用黃豆面搟成的,黃豆面發(fā)黃,但水煮后基本上也是白色。在我的記憶中,這樣的面條沒什么味道但也不難吃。
小學五年級那年春節(jié),我到鄰縣大姨家走親戚。大姨家在縣城中心住,院子里還有其他幾戶人家。李家的阿哥和我表哥一起長大,關系很好。那天他家的晚飯做得比較早,是湯面條。他端著一碗湯面條,筷子上插著一個白饃來到我大姨家門前,一邊吃一邊和表哥聊天。我看到他的碗里有純白的蔥花、泛紅的肉絲和翠綠的菠菜,湯則是醬紅色的,明顯加了醬油。他吃得津津有味,我的嘴里禁不住生出口水來。這是我見過的最有顏值最有品位的一碗面條。過了一會兒,大姨在廚房叫我,問我晚上想吃什么。我說想吃面條。大姨笑著著說:“面條有什么好吃的,在家沒有吃夠嗎?我給你燴酥肉吃。”酥肉當然更好吃,但那天吃晚飯的時候,我一直想著那碗湯面條。
參加工作后有了工資,我最喜歡買的就是菠菜和醬油,目的就是用來做湯面條。我做出的湯面條家人都不喜歡吃,說喝道不怎么樣,但我覺得很好吃,看顏色就覺得很舒服。那時候過春節(jié)商家休市5天,得提前把蔬菜什么的買夠。家里沒有冰箱,我總要買幾斤菠菜,用塑料袋子裝起來以免枯黃或爛掉。春節(jié)都吃肉吃丸子什么的,我則幾乎每天晚上都吃面條。家里其他人不吃,我就自己做一大碗,用肉湯做的,覺得特別好吃。
近年,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人的飲食習慣逐漸轉向以吃大米為主,我則一直保持著吃湯面條的愛好。我想,這應該是那個阿哥的那碗湯面條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吧。如今,連魚和肉都不怎么吃了,而我吃湯面條的愛好,怕是要保持終生了。
責任編輯:石新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