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詩教,百歲葉嘉瑩邀年輕人“再攀登”
摘要:該計劃以葉嘉瑩先生的中華詩教理念為依托,結合南開大學“詩教潤鄉(xiāng)土”行動的探索性成果,以期用學術研究、詩詞教學、社會實踐等合力賡續(xù)中華文脈,推動中華詩教的當代發(fā)展和國際化傳播。
滿頭銀發(fā)、坐著輪椅的百歲葉嘉瑩來到年輕人中間,語調頓挫,手勢豪邁,與大家相約“去攀登”“要努力”,誓將“中華詩教播瀛寰……”這是10月15日出現在南開大學的動情一幕。“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于10月14日至16日在這里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學者齊聚一堂,共話中華詩教的傳承與弘揚,慶賀古典詩詞專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期頤壽誕。
中華詩教播瀛寰
葉嘉瑩一生致力于弘揚中華詩教??鬃幼钤缣岢鲈娊?,“溫柔敦厚,詩教也”“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不學詩,無以言”,認為學詩能讓人變得溫柔敦厚,詩可以用來激發(fā)熱情,提高觀察力,團結群眾,抒發(fā)不滿,不學詩就不懂得怎樣說話。從古典詩詞中汲取力量,葉嘉瑩一次次走過憂患,走向了更遼闊的人生境界。度己度人,她在“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再一次表達了心聲:“詩歌能夠用它的美麗的韻律、聲音傳達一種教化。”“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書為工作、為事業(yè)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要把古人詩詞里面那些美好的理想、感情,傳給下面的年輕人。”“詩歌對人的感動和教化的傳統(tǒng),一定會一直傳承下去的!”
百歲葉嘉瑩分享了她新寫的詩:中華詩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許共攀。喜見舊邦新氣象,要揮彩筆寫江山。她進一步闡釋:“中華詩教要流播、要傳達給下一代,做出像李白、杜甫他們那樣偉大的成就。我們年輕人要共同地向著這樣的高山去攀登。”“我們中國是一個古老、強大的國家,新生的氣象,新興起的事業(yè),都是非常輝煌的,非常遠大的。我們江山的美好是書寫不完的。我們大家要努力,一起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江山更加美麗,希望我們的前途更加遠大。”
“中華詩教傳承計劃”借此次研討會的契機正式啟動。該計劃以葉嘉瑩先生的中華詩教理念為依托,結合南開大學“詩教潤鄉(xiāng)土”行動的探索性成果,以期用學術研究、詩詞教學、社會實踐等合力賡續(xù)中華文脈,推動中華詩教的當代發(fā)展和國際化傳播。
為有荷花喚我來
葉嘉瑩用詩一樣的語言,將40多年前決心歸國教書和結緣南開的往事娓娓道來。她回憶道:“有一天晚上散步時突發(fā)感慨:‘花飛早識春難駐’,晚春是落花的時節(jié),這‘花飛’早知道春是不能留下的。‘夢破從無跡可尋’,一個人有夢想,如果不去實踐的話,你的夢就是一個空的夢。我當時遠在溫哥華,離開祖國多少年了,而且距離空間這樣的遙遠。‘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陰’,剩余的生命,我應該到哪個地方?我說我要回國來,一生我終老在南開。”
葉嘉瑩將自己與南開大學的緣分,總結為她詩里的那句——為有荷花喚我來。“我是陰歷的六月出生的,六月是荷花的月份,所以我有一個小名——小荷子。我對于荷花特別有感情。馬蹄湖這一片荷花呼喚著我回到祖國,我就住在馬蹄湖的旁邊,永遠也不分開了。”
金秋時節(jié)的馬蹄湖畔,“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正圍繞中華詩教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中國式現代化、中華詩詞文化的海外傳播與全人類共同價值建構、葉嘉瑩的詩學思想及教育理念、她的詩詞歌曲創(chuàng)作及吟誦等主題展開研討。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古裝劇該如何創(chuàng)新呈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
總書記在這里說文化傳承發(fā)展·福建南平朱熹園
-
《求是》雜志發(fā)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
有效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各地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精神
-
習言道|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
青春主場 丨 中華武術,傳遞文化精髓感受體育精神
-
大型樂舞詩畫《國韻·匠心》:展現薪火相傳的工匠精神
-
天天學習|中南海月刊(2023.06)
-
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習近平這樣強調
-
【每日一習話】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