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念好“果蔬經”奏響“振興曲”
摘要:在正陽縣陡溝鎮(zhèn),建成了生姜加工車間…… 如今,在正陽縣,大許村的豆角,王樓村的西紅柿、毛集村的蘑菇、史莊村的葡萄、陳門村的蘿卜、潘莊村的西瓜、閔莊村的藍莓、俞廖村的大蔥、代灣村的生姜、大桂莊村的桃子等果蔬產業(yè)種植基地繪就了一幅鄉(xiāng)村振興的新畫卷。
記者 李玉榮 見習記者 余川
日前,記者在正陽縣熊寨鎮(zhèn)大許村豆角種植基地看到,一根根綠油油的豆角從藤蔓上垂掛下來。村民們在地里來回穿梭,忙著采摘、分揀、打捆、裝運,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如圖)。
“大家連片種植便于管理。我家種了30畝豆角,天天采摘,昨天賣了4000多元錢。”村民孫繼永一邊忙著給豆角過秤一邊說。
“我今天要8000斤,送往武漢。”收購商喬大毛說,早上5時許他就來到地頭等貨。
“村民種植豆角的熱情很高。”大許村村黨支部書記張曙光說,種植豆角種植有技術、銷路有保障,收入“杠杠的”。
大許莊村豆角產業(yè)基地是在正陽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熊寨鎮(zhèn)黨委、政府全程規(guī)劃指導創(chuàng)建的“一村一品”特色產業(yè)項目,采用“農民綁定合作社,合作社綁定龍頭企業(yè)”的“雙綁”模式。在基地打機井5眼,建冷庫一座,保證了豆角灌溉用水及摘下的新鮮豆角在外運之前得到及時儲存?,F在基地已種植優(yōu)質豆角300多畝,可年產豆角180多萬斤,創(chuàng)造產值360多萬元,帶動200至300人就業(yè)。
“我們每年僅采摘豆角一項就可為村民帶來務工收入60多萬元。”張曙光說,豆角于6月開始陸續(xù)上市,可持續(xù)采摘銷售至10月底,產品遠銷武漢、信陽、南陽、周口等地。
正在采摘豆角的53歲村民余勸華頭上還戴著頭燈。她說,凌晨3時許就起床了,天還沒亮就到基地采摘豆角,頭燈還沒來得及去掉。摘一斤豆角可掙0.25元錢,天天有錢掙很幸福。
“我們村種植豆角基本實現了標準化、專業(yè)化。”張曙光說,村里請來專家授課,村民們還互相學習種植技術,在網上學習后,把好的文章分享到大許村豆角產業(yè)發(fā)展群。同時,該村還帶動臨近的向莊村種植豆角200多畝。
“下一步,我們不但種植豆角,還要種植黃瓜、蘿卜等蔬菜,在大許村形成一個果蔬交易市場,開設網絡直播,把大許村的果蔬推向全國。”張曙光說。
在正陽縣,農民發(fā)展果蔬種植的底氣還來自一些加工企業(yè)的大力支持。
在正陽縣先進制造業(yè)開發(fā)區(qū)的河南中坤農業(yè)有限公司生產車間,4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趕制訂單。公司負責人李愛國說:“我們是做蔬菜加工的。在正陽縣,農民的蔬菜不愁銷售。如果蔬菜滯銷,我們會隨行就市,兜底收購。”
在正陽縣河南奔林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鮮食材分揀中心,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往車上裝運水果蔬菜。公司與各鄉(xiāng)村開展產銷對接,讓正陽果蔬源源不斷地流向千家萬戶的餐桌。
在正陽縣寒凍鎮(zhèn)史莊村艷陽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郭水艷正和工人一起風風火火地挑選葡萄,一車車的葡萄等水果通過冷鏈物流發(fā)往全國各地。
在正陽縣王勿橋鄉(xiāng)新豐村,建成了正陽縣幫興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進行蔬菜脫水加工。
在正陽縣蘭青鄉(xiāng)康福農民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長年進行蔬菜烘干加工。
在正陽縣陡溝鎮(zhèn),建成了生姜加工車間……
如今,在正陽縣,大許村的豆角,王樓村的西紅柿、毛集村的蘑菇、史莊村的葡萄、陳門村的蘿卜、潘莊村的西瓜、閔莊村的藍莓、俞廖村的大蔥、代灣村的生姜、大桂莊村的桃子等果蔬產業(yè)種植基地繪就了一幅鄉(xiāng)村振興的新畫卷。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