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手逆風而行 湟魚逆流而上
摘要:他表示,在高原騎行對一名職業(yè)車手確實是一種挑戰(zhàn),前幾個賽段連續(xù)作戰(zhàn)讓車手體能消耗較大,想要在較大風阻中實現(xiàn)突圍既考驗著車手耐力,還需要和對手“斗智斗勇”。一位在青海湖北岸觀看過湟魚洄游的游客說:“它們的洄游過程看著就很勵志。”
新華社西寧7月31日電 題:車手逆風而行 湟魚逆流而上
新華社記者李琳海
20多年來,幾乎每年的7、8月份,環(huán)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在中國最大內陸咸水湖——青海湖畔如期而至。31日,第二十一屆環(huán)湖賽迎來第五賽段——青海湖景區(qū)至茶卡壹號·鹽湖景區(qū)的比賽。
沿著賽道,從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青海湖二郎劍景區(qū)一路向西,碧綠的草原上氈房點點,氈房里升起裊裊炊煙,成群的羊群低頭覓食,不遠處,海天相接的青海湖讓人心醉。
當日,比賽路段以多云天氣為主。據青海省氣象臺副臺長王振海介紹,該賽段沿途氣溫為11-15攝氏度,伴著3-4級橫風。為夢想拼盡全力,逆風前行的車手們成為賽道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受風速影響,為保持體力,今天比賽隊員們大多時候以大團騎行為主,想‘單飛’的隊員承受著高海拔、較大風速以及長距離跋涉的多重考驗。”本屆環(huán)湖賽競賽播報邱基金說。
經過140公里的角逐,甘肅體彩隊的車手彭鑫獲得當日賽段冠軍。他表示,在高原騎行對一名職業(yè)車手確實是一種挑戰(zhàn),前幾個賽段連續(xù)作戰(zhàn)讓車手體能消耗較大,想要在較大風阻中實現(xiàn)突圍既考驗著車手耐力,還需要和對手“斗智斗勇”。
比賽的艱辛讓記者不由想到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種裸鯉(俗稱湟魚)。湟魚是青海湖“水-魚-鳥-草”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核心物種,每年5月底至8月立秋之季是湟魚洄游的季節(jié),成千上萬尾湟魚一路逆流而上,前往青海湖重要補給河流——沙柳河、布哈河等淡水河產卵,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魚”的奇特景觀。
湟魚洄游途中,不僅要歷經逆流而上的艱辛,還面臨著被棕頭鷗、鸕鶿和其他食魚鳥類捕食的危險。天氣變化、斷流擱淺等風險也難以避免。為延續(xù)后代,這場“追尋生命的旅程”從未因艱險而間斷。一位在青海湖北岸觀看過湟魚洄游的游客說:“它們的洄游過程看著就很勵志。”
沿著車輪,車手們在高原馳騁的背影體現(xiàn)著競技體育之美;經歷“九死一生”,湟魚從淡水再到青海湖的故事詮釋著生命的偉大。體育和生態(tài)的故事,還將在青海湖畔延續(xù)……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