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 外 防 雷 指 南
摘要:二、戶外勞作防雷指南 選擇正確的躲避場所 野外放牧或者勞作遭遇雷雨,盡快躲避到室內、山洞等安全的場所,不要在樹下避雨。避免尖端引雷 田間勞作的工具,如鐵鍬、鋤頭等物體往往帶有金屬成分,要避免將這些物體扛在肩上,高過頭頂小心秒變“引雷針”。
一、雷擊災害的發(fā)生特點
1.最易發(fā)生雷擊災害的地點
據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我國發(fā)生的雷擊事故中,農田是最高發(fā)的地點。除此之外,建構筑物、開闊地也是較易發(fā)生雷擊的地點。
2.雷災不同人群傷亡比例
農民戶外勞作時間長,且不易找到合適的躲避場所,數據顯示,在我國的雷擊事故中,農民的傷亡率遠高于城鎮(zhèn)居民。
二、戶外勞作防雷指南
選擇正確的躲避場所
野外放牧或者勞作遭遇雷雨,盡快躲避到室內、山洞等安全的場所,不要在樹下避雨。
選擇正確避雷姿勢
如來不及回室內,緊急避雷時要兩腳并攏、雙手抱膝、頭置于兩膝之間,盡量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選擇絕緣材料的鞋服
雷雨季節(jié)外出勞作最好穿膠鞋、雨衣,突遇雷電可降低雷電對身體的沖擊。
避免尖端引雷
田間勞作的工具,如鐵鍬、鋤頭等物體往往帶有金屬成分,要避免將這些物體扛在肩上,高過頭頂小心秒變“引雷針”。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