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梅開亦幽香
摘要:北宋畫家仲仁,始創(chuàng)墨梅畫法,有“墨梅鼻祖”之稱,將枝干虬曲、疏影橫斜之神態(tài)勾勒得淋漓盡致。而王冕多寫嫩枝,突出梅花的清拔,似有風拂欲動之感。王成喜的梅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打破了世人對梅花的固定思維——梅花不再是以稀、瘦、少為美,不再孤芳自賞,不再以冷美人自居。
文/李賀建
時值初春,零零星星的梅花,出現在樹枝上。“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梅花的寒中獨自開,早已被無數人寫過、畫過。駐馬店有一位畫家,一生都將梅奉為摯愛,這就是“梅花文化藝術館”館主劉冰。
畫家劉冰。
梅花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花,梅花清雅俊逸的風度讓文人和畫家為之折服,梅花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精神受世人敬重。自古以來,梅花就以其自身高潔、謙虛、頑強的品格,激勵人們奮發(fā)圖強。
從古至今,中國文人畫梅,可謂是人才濟濟,不論畫的是瘦梅還是雍容華貴的梅花,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梅花凌風傲骨,不懼嚴寒的品質是世人學習的榜樣。梅花是堅毅、高雅的象征,當代人對梅花十分喜愛,而且賦予了梅花以時代的精神,凌寒而開的梅花擁有的頑強生命力讓人贊嘆。
在藝術家的筆下,梅花突破那種固定格式的美,千姿百態(tài),枝干勁健,繁而不亂,疏密有序,更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宋畫家仲仁,始創(chuàng)墨梅畫法,有“墨梅鼻祖”之稱,將枝干虬曲、疏影橫斜之神態(tài)勾勒得淋漓盡致。元代王冕(1287~1359年),以墨梅詩、畫聞名于世。別人畫梅,多寫老干疏枝。而王冕多寫嫩枝,突出梅花的清拔,似有風拂欲動之感。其畫梅代表作有《梅花圖軸》。
近代關山月從小就喜歡梅花,其父曾在家中園內種有紅梅、白梅,讓他浸染其中。他所畫的梅花有“關梅”之稱,素享“當今畫梅第一人”之譽。他筆下的梅花高雅而熱烈,飄逸而凝重,瀟灑而樸茂,枝骨如鐵,花枝繁盛,花開熱烈,如火如荼。
王成喜,有“中國畫梅第一人”的稱號。王成喜先生擅畫寫意花鳥,尤擅畫梅。王成喜的梅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打破了世人對梅花的固定思維——梅花不再是以稀、瘦、少為美,不再孤芳自賞,不再以冷美人自居。在王成喜的筆下,梅花屬于新時代,它應當飽滿豐腴,它應當艷麗多姿,它應當繽紛爛漫,它應當傳達一種越挫越勇的奮斗精神,應當激勵世界,激勵中國。
劉冰,因尤喜愛畫梅,人送雅號“天中一枝梅”。他師從董壽平、關山月、王成喜等大師名家。劉冰深得王成喜畫梅之精髓,所畫的花朵豐盈飽滿,明亮奪目,滿樹熱烈如火,通幅激情四射。他取法古人、博采眾長,其作品色彩繽紛、古樸渾厚、剛健悅目,逐步形成了自己灑脫自然、逸氣縱橫、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他繼承了宋、元以來畫梅大家的技法,又獨辟蹊徑,師法自然,著濃艷于渾厚,涵茂密于清逸。所以,他的畫雖然繁花累累,紛披爛漫,但給人的感覺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精神,而沒有紅俗黑怪之感。他的梅花是入世的、是健康的。
“只是要自成一家,須得師造化、廣交朋友、突破成規(guī)、另辟蹊徑。”對老師的教誨,劉冰銘記在心。
“梅花香自苦寒來”。劉冰經過多年的苦練和體悟,以多種用筆、多樣用墨畫的梅,濃墨不落滯板,淡墨不覺輕浮,且既重形式又重意境,頗有新意。
觀其梅花,無論是墨梅、白梅,還是粉梅、紅梅,無不枝繁花茂,熱鬧非常,自成一格。千花萬蕊,不感堵塞;繁枝密花,盡顯空靈。淡墨勾花,濃墨點蕊,枝梢花朵的顏色深淺相宜。每簇梅花四面顧盼,蒼潤秀雅,清氣襲人。在梅花的玉姿暗香中,顯示出劉冰本人的寧靜淡泊的心境和清逸高雅的君子氣質。
古人說得好:“畫梅須高人也,非高人畫梅則俗。”
劉冰一生愛梅、植梅、詠梅、癡心畫梅,始終不厭。他把文學和人格融于畫梅之中,盡顯筆情、墨趣、形態(tài)、神意。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