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漢禮:致富不忘鄉(xiāng)鄰
摘要:” 白漢禮算完自己正常年份的收入賬,還算了一筆群眾的無風險賬:“自2014年回村以來,我流轉了崇禮、韓寨、蔡溝3個鄉(xiāng)鎮(zhèn)8個行政村約800戶農民的土地,除了國家發(fā)放的土地直補金歸農戶以外,我按每畝土地700元的價格支付群眾土地租金,這一項群眾的收益就是350萬元,群眾到合作...
駐馬店網訊(記者 陳 司 劉永奇)日前,在上蔡縣韓寨鎮(zhèn)耕夫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農田里,放眼望去,農民秋收景象繪就了一副農業(yè)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在耕夫專業(yè)合作社一個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幾臺花生摘果機正在田地間來回作業(yè)。機器運轉不停,緊張作業(yè)的村民相互打著招呼,訴說著今年的好收成。
在當地群眾眼中,家住韓寨鎮(zhèn)徐樓行政村桃莊自然村的耕夫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白漢禮可不是一般的“莊稼漢”。之前,他曾是走出家鄉(xiāng)外出經商的成功人士;如今,他重回故里,成了當地有名的土地經營大戶。
在秸稈垛旁,白漢禮攤開雙手,跟記者算起了種地收入賬:“合作社5000畝地,冬季種小麥、夏季種花生和玉米,一年兩季,除去土地租金和種子、化肥、農藥等成本,每畝的凈利潤在900元左右,每年就是450萬元,收集起來的廢棄秸稈又能賣個幾十萬元,加起來總收入超過500萬元沒問題。”
白漢禮算完自己正常年份的收入賬,還算了一筆群眾的無風險賬:“自2014年回村以來,我流轉了崇禮、韓寨、蔡溝3個鄉(xiāng)鎮(zhèn)8個行政村約800戶農民的土地,除了國家發(fā)放的土地直補金歸農戶以外,我按每畝土地700元的價格支付群眾土地租金,這一項群眾的收益就是350萬元,群眾到合作社務工,每年每畝地的平均支出200元,共計100萬元,總計450萬元的就流進群眾的口袋。”
記者了解到,高中畢業(yè)后,白漢禮經人介紹來到鄭州,他從一名普通的推銷員做起,工作認真,銷售業(yè)績直線上升,最終成為雙匯火腿腸在鄭州的代理商。
從農民到外出搏擊商海,這是白漢禮人生的第一次“蛻變”。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yè)家,他始終致富不忘鄉(xiāng)鄰,深深眷戀著生他養(yǎng)他的黃土地。
2014年,他積極響應上蔡縣委、縣政府大力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號召,毅然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實現了他從商人回歸農民的人生第二次“蛻變”。
近年來,他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建廠房,購買拖拉機、玉米收獲機、花生摘果機、玉米烘干機各類農用機械36臺(套)。農忙時,不僅耕種、收獲自己承包的土地,還幫助周邊的鄉(xiāng)親搶收搶種,成了聞名一方的致富帶頭人。
市五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推動現代農業(yè)提質增效,讓身兼駐馬店市政協(xié)委員、上蔡縣人大代表的白漢禮,對未來更是信心滿滿:“從明年起,我將進一步擴大土地流轉規(guī)模,同時創(chuàng)新經營模式,將合作社純收益的40%拿出來,分配給流轉土地的農戶,純收益的10%交給村集體,從而實現合作社、農戶、村集體三方共贏、共同發(fā)展,在更高水平上推動土地規(guī)?;?、集約化經營。”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