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考古:“高冷”的考古走向大眾——“考古百年天中行” 走進駐馬店信莊考古發(fā)掘現場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曉晶 文/圖)為紀念仰韶文化發(fā)現100周年和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營造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9月15日,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的“考古百年天中行”公眾考古活動在信莊考古發(fā)掘現場開展,河南豫信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近30名員工走進考古發(fā)掘現場參加活動,與考古現場零距離接觸。
在考古發(fā)掘現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信莊遺址考古隊負責人孫凱在現場向公眾介紹發(fā)掘清理工作和文物出土情況。
“公眾考古使考古深入群眾,更好地滿足了公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促進了考古學科的發(fā)展。” 孫凱表示,近年來公眾考古迅猛發(fā)展,使考古由“高冷”走向大眾,不僅揭開了考古的神秘面紗,也促進了文化遺產保護,增強了公眾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保護好、解讀好、傳承好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是考古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孫凱說。
“公眾考古活動能讓公眾詳細了解考古保護的目的、方式和社會意義,也希望借此能提高大家的文物保護意識,培養(yǎng)對考古的興趣??脊乓呦虼蟊姡娪兄闄?、參與權,最后使公眾反過來對文化遺產更有保護意識,共同參與進來,守衛(wèi)我們的文化家園。”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人說。
據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為配合駐馬店市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yè)園項目建設,2020年,駐馬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擬建地塊進行了考古調查與勘探,結果表明,擬建工程地下埋藏有古文化遺存,從地表調查發(fā)現的遺物來看,時代主要為東周時期。按照遺址命名方法,定名為信莊遺址。該遺址位于駐馬店市開源辦事處信莊村東南約500米,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駐馬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1年6月開始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4500平方米。目前發(fā)現清理了灰坑228座、灰溝4條和水井19眼等遺跡,出土了一批陶、石、銅、鐵等不同質地的遺物。此次考古發(fā)現對研究駐馬店東周時期歷史文化、社會形態(tài)等提供了實物資料。
“二三十年前,你說考古,可能沒人能懂;而現在,隨著公眾考古的迅速發(fā)展,考古已經成為一個大眾話題,人們參與的熱情很高,人人都可以跟你聊幾句。現在每一次重大考古發(fā)現,都成為社會熱議話題,不僅使考古工作本身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增強考古工作者的自豪感,也實實在在地增強了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人表示,考古工作者給大眾輸送的是文化營養(yǎng),公眾對考古工作有知情權和參與權,邀請公眾參與到考古過程中來,有利于推動考古走向大眾,增強大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責任編輯:王曉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