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長篇小說《黑魚白魚》正式出版發(fā)行
摘要:江蘇作協(xié)名譽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稱《黑魚白魚》是一部厚實的現實主義作品,有情懷、有溫度、有生活的煙火氣,提升了文學品位,也讓現實主義作品呈現浪漫的氣質。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黑魚白魚》。
記者 郭建光
父子兩代,互為鏡像;黑魚白魚,首尾相依。近日,由泌陽籍作家吳曉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黑魚白魚》由中國言實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并得到當代著名作家的點評。吳曉是駐馬店泌陽人,現居江蘇江陰,現為駐馬店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會理事。2010年,她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短篇小說》《小小說選刊》《啄木鳥》《百花園》《莽原》等,并有作品入選初中、高中試卷及多個年度選本。小小說《象牙刀》獲得《百花園》2013年“原創(chuàng)優(yōu)秀獎”。她榮獲2014年“全國小小說十大新秀”稱號。
《黑魚白魚》是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以父子兩代人價值觀的沖突為楔子,以他們的愛情故事及相反的出走經歷為鏡像,以“懺悔”和“尋找”兩個主題為脈線,時間跨越了半個世紀,場景從鄉(xiāng)村切換到城市,再從城市切換到鄉(xiāng)村,用中國畫的點染手法,塑造了常涇、常云亭、薛巧云、葛青黎、葉北漍等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跌宕曲折。同時,作者在寫作中恰當地使用了豫南和蘇南方言,使得書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場景更加豐富完整、具有魅力,既增強了作品的地域文化氣息,又還原了豫南的鄉(xiāng)村生活和蘇南的城鎮(zhèn)韻味,極具感染力。
中國作協(xié)主席團委員、中國散文學會會長、著名作家葉梅表示,長篇小說《黑魚白魚》是吳曉的扛鼎之作,她的經驗與思考在顯而易見的嫻熟描寫里得以呈現。小說的故事人物從世間無數悲歡喧囂中挑出,紛雜細膩而鮮活沉重,是當代中國城鄉(xiāng)巨變的一束浪花,也是蕓蕓眾生在時代浪潮中起伏不定的某種縮影,靈與肉的糾纏和游離,疊印人生的軌跡,意蘊深長。
江蘇作協(xié)名譽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稱《黑魚白魚》是一部厚實的現實主義作品,有情懷、有溫度、有生活的煙火氣,提升了文學品位,也讓現實主義作品呈現浪漫的氣質。
吳曉接觸文學作品,是從表哥送給她的雜志和長篇小說開始的。這些書讓她在混沌中看見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完全與現實生活不同的世界。
因為吳曉沒有考上中專,所以她的母親頂著經濟壓力供她去鄭州一所民辦學校讀預科大專。吳曉說:“我把家里的積蓄掏空了。”
從學校畢業(yè)后,喜歡三毛作品的吳曉就去闖世界了,她被現實撞得鼻青臉腫。在這個時候,吳曉的母親突然去世,她的妹妹和弟弟都休學了。所以,她回了家。
后來,吳曉得到了小舅的支持,又離開了家。她進過工廠,當過后勤人員、保姆和鐘點工,結婚后和丈夫一起開了一家很小的保潔公司,后來涉足建筑裝飾行業(yè),日子漸漸好起來。
2010年,生活安穩(wěn)下來后,吳曉開始寫作,小說寫完了就在網站上發(fā)表。她有一篇短篇小說是寫給奶奶的,叫《我那遙遠的沙河調》,被《麥子時光》雜志錄用。她給《短篇小說》雜志投稿了一篇短篇小說,叫《十里鋪·豌豆坡》,被該雜志錄用。
寫了幾年小說后,吳曉有了寫長篇小說的念頭。生了小女兒后,她一邊帶孩子,一邊閱讀、寫作。
就這樣,寫部長篇小說的念頭被她擱置了。
“劉康健老師在這個時候推了我一把,他幫我向駐馬店市委宣傳部申請了資金扶持,并鼓勵我把這部長篇小說寫好。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黑魚白魚》。我特別感謝家鄉(xiāng)的老師,我把這份沉甸甸的恩情放在心里,繼續(xù)寫作,等我在泌陽某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定居后,就可以經常去拜訪家鄉(xiāng)的恩師了。”如今的吳曉活得通透而自由,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對親情的不舍和對文字的執(zhí)著,成為支撐她走下去的動力。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