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 涌泉相報
摘要:各村成立秸稈禁燒指揮部,確保每塊地塊都有人看、有人管,不留死角。由鎮(zhèn)紀委牽頭成立秸稈禁燒督查小組,在禁燒期間不定期對各指揮部禁燒工作進行抽查,一旦發(fā)現有擅自離崗、脫崗、飲酒等違反工作紀律的給予相應的處分。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曲生志 喬 享)近日,在泌陽縣下碑寺鄉(xiāng),女孩李娟向下碑寺村小學捐獻了一輛嶄新的校車。而捐贈的緣由是,當她還在該小學讀四年級時,獲贈一個紅書包的經歷,這是一個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感人故事。
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孩,由一個打工妹開始,后逐步創(chuàng)業(yè),目前成為國內外十幾家公司的法人。事業(yè)成功后,常懷感恩之心的她,始終沒有忘記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為改善農村小學生的出行,她自己拿出 16萬元無償為自己的母校捐獻一輛校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人間大愛,受到家鄉(xiāng)人的一致稱贊。
李娟 1985 年出生于下碑寺鄉(xiāng)一個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家中姊妹五人,她排行老大。因當地屬淺山丘陵區(qū),莊稼產量不高,一家老小十幾口人,生活過得十分拮據。1993 年,正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李娟,父親突然患上了尿毒癥,對于這個解決溫飽問題都困難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面對高額的醫(yī)療費用,為了給父親治病,李娟的母親王鳳娥變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仍然是杯水車薪。
李娟的父母在當地為人善良,村里的鄉(xiāng)親紛紛伸出援助之手,100 元、200元地借給他們。每次借錢,王鳳娥都讓李娟用筆記著,并告誡李娟好好學習,將來長大有出息了一定要報答鄉(xiāng)親們的這份恩情。1996 年,李娟的父親因病去世,李娟和自己的四個弟弟妹妹成了單親家庭。父親的去世讓原本性格活潑的李娟變得有點不愛說話,也就是在這一年,泌陽團縣委在下碑寺鄉(xiāng)小學開展“希望工程”幫扶活動,李娟作為被幫扶對象,獲得了一個紅色的書包。
當接過志愿者發(fā)給的書包那一刻,李娟激動得流淚了,領到書包后的李娟開開心心地回到家,迎來的卻是母親的責問,“你拿誰的書包,咱家再窮,也不能要別人的東西。”面對母親一臉的憤怒,李娟膽怯地說:“是希望工程,是學校發(fā)給我的。”王鳳娥流著眼淚緊緊摟著李娟,告訴她將來一定感恩幫助過她的人。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2002 年,正在讀高中二年級的李娟為了減輕母親的重擔,供四個年幼的弟弟妹妹上學,17 歲的李娟做出放棄學業(yè)外出打工的決定。當得知李娟要放棄學業(yè)打工的消息后,李娟的小學老師王文芳很是惋惜,她知道,以李娟的成績,將來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學。于是王文芳專程跑到李娟家中,勸說李娟不要放棄上學。想到拮據的家庭還有操勞的母親,李娟最終還是婉拒了老師的好意,忍痛放棄學業(yè),選擇了去廣東一家電子廠打工。
為了貼補家人,李娟將每月四百元的工資寄給家中三百元,自己只留一百元生活費。深愛學習的李娟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在打工期間,她白天上班,晚上還報名參加了英語、會計、電腦培訓班。2005 年,感覺時機已經成熟的李娟辭去工作,在東莞開始創(chuàng)業(yè)。經過十幾年的打拼,李娟的電子元件產品做到了馬來西亞,后來分別在香港、北京、南京、深圳、鄭州成立公司,生意如火如荼。
書包帶來了慈善責任。李娟回到生她養(yǎng)她的泌陽縣下碑寺村看望家人,當得知村里小學校車破舊時,她果斷出資16萬元,為母校捐獻了一輛校車。除了在泌陽縣老家捐資助學,身家過億的她沒有忘記與她曾經一樣家庭困難的孩子們。創(chuàng)業(yè)之后,李娟還曾先后在貴州資助多名貧困山區(qū)孩子,同時利用商會平臺,積極投身各種社會公益活動。
采訪期間,李娟反復提到一生不能忘記的,就是小學四年級時希望工程捐給她的一個紅書包,正是得益于社會的關愛和學校的培養(yǎng),才讓她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yè)??吹郊亦l(xiāng)近些年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李娟感到無比震撼和喜悅。并計劃在家鄉(xiāng)投資畜牧養(yǎng)殖業(yè),為家鄉(xiāng)的鄉(xiāng)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