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中國電影不缺作者導演,缺乏類型片訓練
摘要: 復審導師、制片人梁靜則認為,前幾年年輕導演更多只是觀察自己的生活,從自己的情感經歷和生活經驗中尋找素材和靈感,但現在入選“青蔥計劃”的導演已經開始抬頭看周圍、看世界,能夠大膽地去探討更寬廣的一些議題。
對渴望新鮮導演的中國電影業(yè)來說,一年一度的“摘蔥日”又到了。6月2日,以扶持青年導演為宗旨的第六屆“青蔥計劃”創(chuàng)投會在北京舉行,經過層層選拔誕生的十強導演帶著自己的電影項目上臺,展示給臺下的評委、投資方。本屆“青蔥計劃”主席由導演管虎擔任,他認為,今年這批新導演在類型片中融入自己的藝術思考,有望開啟“中國新類型”。
入圍今年“青蔥計劃”十強的作品分別是《紅姐》《上場》《正義游戲》《昨天》《少年殘像》《惹是生非》《廚子問號英雄?》《豬殺》《魚刺》《白象》。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十強作品幾乎全是類型片,對此,管虎表示,中國電影目前不太缺乏作者性強的電影,反倒缺類型片的訓練。“這也是今年‘青蔥計劃’讓人振奮的一點,它創(chuàng)造出有一點‘中國新類型’的感覺,即符合(導演)自己的所思所想,又重視類型片經驗。”
與年輕導演打交道也讓管虎想起了自己當年初入行業(yè)的狀態(tài)。“我第一部片子說實話當然是慌手慌腳,心里沒底兒,強撐,但是完成夢想那個勁兒從頭到尾沒下去。技術上確實磕磕巴巴的,沒經驗,但這個勁兒我覺得有點珍貴,如果我后面再做一件事,能夠多多少少找回一點當年的感覺,其實還挺珍貴的。”他還表示,現在的年輕導演比自己當年幸運不少,有像“青蔥計劃”這樣的平臺來幫助他們,還有很多老師帶著他們往前走,不像從前都是自己打拼。對于電影新人,管虎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導演要聽自己心的聲音,忠實地把它表現出來。”
復審導師、制片人梁靜則認為,前幾年年輕導演更多只是觀察自己的生活,從自己的情感經歷和生活經驗中尋找素材和靈感,但現在入選“青蔥計劃”的導演已經開始抬頭看周圍、看世界,能夠大膽地去探討更寬廣的一些議題。“我想對年輕導演說,一個好劇本需要一定的技術來支撐,所以不要著急把你的好故事拍出來,一定要等到自己的技術相對完整之后再去拍,否則容易把好故事糟蹋了。”她還透露,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一個電影項目《小白船》,就是來自上一屆“青蔥計劃”的十強作品。
“青蔥計劃”由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發(fā)起,于2015年啟動。李少紅評價,本屆十強為創(chuàng)投會拍攝的短片和項目演講水平,是六年來最好的一屆。“我們希望能一代一代傳下去,讓更多青年導演從‘青蔥計劃’走向中國電影。”(記者 袁云兒)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