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風道雨
摘要:它既是人類的朋友,也會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災難。秋天的雨,帶著秋的蕭煞和寒氣,連綿不斷,猶如離人的眼淚,總擦不干,令人生出“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感嘆。正如歐陽修在他的名作《玉樓春》中所寫:“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p>
文/李勤玲
雨,能給人安慰,能醫(yī)治人的心靈,能使人心平氣和。真正使人哀愁的,不是雨,是風。
風不知從何處飄然而來,亦不知往何處飄然而去。不知其初起,亦不知其終結,蕭蕭而過,令人腸斷。
這是我在一篇文章里讀到的關于風雨的論述,古人也曾說過:“無論春秋暖冷還是夏冬暑寒,其悲傷莫過于風矣。”
他們認為風是悲傷的,也許他們只是聽到風聲的呼嘯,如悲傷人的嗚咽,卻沒感受到風吹花開的聲音,那是一種欣喜的遇見和綻放的歡快。在我心中,風是神奇的,也是神秘的和自由自在的象征,并不僅僅如古人所言的那樣令人哀愁。
唐代李嶠曾寫一首詩《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描寫了無形的風擁有的神奇力量。
千變萬化的風是柔弱的,又是強悍的。風是多情的,也是無情的。最是無情如風過,它親吻每朵花,卻不會為哪朵花兒停留。風是溫柔的,微風輕拂如情人的手滑過肌膚;風也是豪放的,能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它既是人類的朋友,也會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災難。千姿百態(tài)的風無影無蹤,又無處不在,令人捉摸不透。
鐘情輕柔的春風,送來花香,吹開人間萬紫千紅;愜意南風拂來,吹去酷暑炎熱,帶來徐徐涼風;喜歡秋風蕭蕭,吹遍萬山紅葉,帶來金秋的豐收。冬季,北風呼呼,雖然令人恐怖,但它能吹下雪花片片,帶給人們一個漫天紛飛的銀色世界。那別致的美,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雨,反而更易令人惆悵。春雨綿綿,如思念的線,細細長長,剪不斷理還亂。夏天,大雨傾盆,嘩嘩啦啦,如瓢潑,在暢快淋漓中還夾帶著電閃雷鳴,涼爽中讓心里感到絲絲不安。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的雨,帶著秋的蕭煞和寒氣,連綿不斷,猶如離人的眼淚,總擦不干,令人生出“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感嘆。冬天的雨,往往有北風相助,風雨交加,刺骨嚴寒。那徹骨的冷雨,打在臉上如刺刀一樣疼痛,令人生厭,避而遠之。
其實,無論風或雨,都只是外在因素,人的心情,無論悲喜,無關風雨,只在心境。正如歐陽修在他的名作《玉樓春》中所寫:“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自然界的風雨,順其自然就好,風雨過后總會見彩虹。最難度過的是人生的風風雨雨。面對生命歷程中的風雨,有的人能勇敢面對,奮發(fā)圖強;有的人卻茫然無措,沉淪墮落。態(tài)度不同,結果也截然不同。人生無論面臨多大風雨,我們都應該堅強,更重要的是自我修煉,自我覺醒。若能看淡塵世的得失成敗,也會少很多煩擾和困惑,如大文學家蘇軾一樣面對打擊,豁達從容,坦然自若,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
其實,只要心中裝滿陽光,任它風雨滿天,生命也不會孤單寒冷。也會擁有“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寧靜心靈。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