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盞煤油燈
摘要:但,天性好玩的的我們會趁老師不在,在教室里利用煤油燈玩出了花樣——放小電影:拿一張白紙,先用鉛筆勾畫出圖案或文字,然后用燃著的香頭,在紙上點燒出電影名字或圖像的洞,將紙放在煤油燈前,燈光透過洞投射到教室的墻壁上,顯出片名或圖像。
□趙宏制
隨著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創(chuàng)建工作號角的吹響,家鄉(xiāng)中小學的面貌煥然一新??吹竭@一喜人變化,我不禁想起了小學時代使用的那盞煤油燈。
上世紀80年代,豫南老家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上早自習。每天清晨,伴隨著大紅公雞“喔喔喔”的打鳴聲,兩個一起三個一塊結伴而行的同學們踏著夜色,陸續(xù)來到學校,坐在教室里讀書。那時村里還沒通電,教室里的照明設備是我們自制的煤油燈。找一個空墨水瓶,剪一個略大于瓶蓋的圓鐵片,卷一個小拇指長短、鉛筆粗細的圓鐵管;在圓鐵片上打一個恰好能穿進小鐵管的圓孔,小鐵管的中間穿上由多股棉線合成的燈捻,在墨水瓶里倒上煤油,待煤油浸透燈捻,用火柴點燃最上面鐵管中稍稍露出的棉線,黑色的夜幕瞬間就有了亮光。煤油燈亮得時間長了,燈捻會銹結,影響亮度,用細鐵絲挑剔,那朵朵燈花就會跳落下來。煤油燈燈光昏暗,油煙多,一個早自習下來,同學們鼻孔里被熏得黑黑的;還有的同學由于不小心,被眼前的煤油燈燃著了額前的頭發(fā),連喊帶叫連拍帶打的,還是留下了少許燒焦的痕跡。
記憶深處始終有幅這樣的畫面:小學時代一個初冬的清晨,紅磚墻小灰瓦的低矮教室里,一盞盞大小不一閃著昏黃亮光的煤油燈,40多個大聲讀著課文的學生,聚精會神批改作業(yè)的滿頭銀發(fā)的老師;一股涼風吹過,燈火跳動,人影綽綽,書聲朗朗。好一幅溫馨親切的圖畫??!
煤油燈下,我們刻苦勤奮,學到了不少知識。但,天性好玩的的我們會趁老師不在,在教室里利用煤油燈玩出了花樣——放小電影:拿一張白紙,先用鉛筆勾畫出圖案或文字,然后用燃著的香頭,在紙上點燒出電影名字或圖像的洞,將紙放在煤油燈前,燈光透過洞投射到教室的墻壁上,顯出片名或圖像。片名以當時最流行的電影《少林寺》《武當》居多,圖像多為武打動作造型。同學們互相間比較著誰制得好,不好的毀掉重做,制得好的同學洋洋得意,好像考試考了一百分似的。玩得正起勁時,老師突然推門進來了,眼明手快的同學急忙將紙藏了起來,自娛自樂的同學也會被老師逮個正著。道具被沒收,還得受一頓批評。還有的同學用硬紙卷成一個圓筒,套在燈捻挑長火頭變大的煤油燈上,頂端放著鐵制的罐頭瓶蓋,用來炒焦豆。冷不防,一粒被燒焦的豆子“咯崩”一聲,一蹦老高,嚇人一跳。
后來,學校的照明由煤油燈變成了電燈泡;再后來,又由燈泡變成了電棒,這些變化見證著家鄉(xiāng)不斷發(fā)展的前進步伐。30多年過去了,我們小學同學每次聚到一起,都會憶起曾經(jīng)照亮前方道路、承載童年樂趣的那盞盞煤油燈。那種溫馨,那種幸福,讓人懷念不已。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