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汽車 車市行情

9月車市回暖未達預期 新能源遭遇"三連降"

2019-10-15 09: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付琳
發(fā)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1萬輛,環(huán)比增長9.1-9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90. 新能源下滑超三成 全年150萬輛或難實現(xiàn)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連續(xù)兩個月出現(xiàn)下降的新能源,9月降幅進一步擴大。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

原標題:9月車市回暖未達預期 新能源遭遇"三連降"

8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99.1萬輛和195.8萬輛,同比下降0.5%和6.9%。陳士華表示,汽車市場受國五車型促銷透支的影響還未退卻,8月銷量不足200萬輛,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屬于歷年來的低谷期。

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萬輛和8.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2.1%和15.8%。許海東表示,補貼政策退坡后,許多廠家面臨虧損的情況,因此不再積極推出新車。此外,在政策退坡前,消費者搶購新能源車型,也造成了一定的銷量透支,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

昨日(9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以下簡稱“中汽協(xié)”)公布8月汽車產銷數(shù)據。8月,汽車產量同比降幅收窄,銷量同比降幅有所擴大,行業(yè)面臨的壓力仍未能得到有效緩解;綜合1-8月數(shù)據,產銷降幅相比前7個月進一步收窄。

發(fā)布會現(xiàn)場

具體來看,8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99.1萬輛和195.8萬輛,環(huán)比分別增長10.3%和8%,同比下降0.5%和6.9%,產量同比降幅比上月縮小11.4個百分點,銷量降幅擴大2.6個百分點。對此,中汽協(xié)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表示,8月汽車產銷進入回升階段,這符合歷年的發(fā)展規(guī)律。但同時也應看到,汽車市場受國五車型促銷透支的影響還未退卻,8月銷量不足200萬輛,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屬于歷年來的低谷期。

1-8月,汽車產銷1593.9萬輛和1610.4萬輛,同比下降12.1%和11%,產銷量降幅比1-7月分別收窄1.4和0.4個百分點。中汽協(xié)方面表示,從前8個月產銷情況來看,汽車產業(yè)整體下行壓力依然較大。9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加快發(fā)展流通促進商業(yè)消費的意見》提出,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qū)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國家的有關政策和舉措將有助于緩解汽車行業(yè)的下行壓力,對我國汽車消費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中汽協(xié)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現(xiàn)存的限購政策就是“懶政”行為,因此取消限購很有必要。不過,國家沒有必要拿財政政策來刺激車市,而需要市場主動調節(jié),有技術積淀且品牌力強大的企業(yè)變得更好,部分弱勢企業(yè)就要遭到淘汰。

乘用車銷量降幅擴大 自主品牌占比再下滑

作為汽車市場的絕對主力,乘用車市場8月銷量降幅有所擴大。數(shù)據顯示,8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69.3萬輛和165.3萬輛,環(huán)比分別增長10.9%和7.9%,同比分別下降0.7%和7.7%,產量降幅比上月縮小11個百分點,銷量降幅擴大3.8個百分點。

在乘用車的四大品類中,SUV銷量繼續(xù)實行正增長,但產量依然下滑;轎車、MPV產銷環(huán)比出現(xiàn)上升,同比均出現(xiàn)大幅下滑;交叉型乘用車的銷量同環(huán)比均出現(xiàn)下滑。

從車系來看,上月相比,韓系乘用車銷量增勢最為明顯,美系也呈較快增長,德系增速略低,日系略降,法系降幅超過35%,表現(xiàn)明顯不如上月。其中,上汽通用8月零售133770輛,仍穩(wěn)居行業(yè)第三。有分析認為,上汽通用動作最快,旗下全部車型一步到位“國六B”,也是推出“國六”車型最多的品牌,同時穩(wěn)定的出口業(yè)務有力的支撐了公司整體銷量,因此保持了市場領先的位置。

分車型來看,8月轎車產銷81.2萬輛和77.7萬輛,環(huán)比增長7.1%和4.9%,同比分別下降5.7%和13.9%。SUV產銷分別為75.3和74.7萬輛,環(huán)比分別增長13.9%和10.9%,同比分別增長7.6%和1.5%。MPV生產9.9萬輛,環(huán)比增長21.2%,同比下滑11%;銷售9.9萬輛,同比增長14.9%,環(huán)比下降17.4%。交叉型乘用車生產2.9萬輛,環(huán)比增長12.2%,同比下降12.4%;銷售3萬輛,同環(huán)比分別下降6.7%和6.4%。

1-8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321萬輛和1332.2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3.8%和12.3%。銷量降幅比1-7月繼續(xù)收窄。乘用車四類車型產銷情況看:轎車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2.4%和12.6%;SUV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3.9%和10.0%;MPV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3.3%和22.9%;交叉型乘用車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0.1%和15.5%。

分國別來看,8月自主品牌銷量為61.4萬輛,同比下降10.2%,市場份額37.2%,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1-7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17.8萬輛,同比下降19.5%,市場份額38.9%,比上年同期下降3.5個百分點;1-7月,自主品牌轎車、SUV和MPV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9.9%、52.4%和74.6%,較去年同期水平分別下降0.7個百分點、6.6個百分點和2.2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8月SUV車型出現(xiàn)回暖,但自主品牌占比已經下滑到50%以下。在中汽協(xié)秘書長助理許海東看來,SUV車型銷量有所回暖,說明相關車型的熱度還在。8月自主品牌的SUV車型也在回暖,不過合資品牌表現(xiàn)更為出色,這主要是因為低層購買力受損。“相信隨著消費者群體購信心的恢復, SUV車型仍能成為自主品牌的銷量支撐。”

陳士華則認為,自主品牌前期抓住了SUV的紅利期,得到爆發(fā)式增長,但現(xiàn)在合資品牌如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等開始發(fā)力,給自主品牌帶來很大壓力,能保住50%的市場份額實為不易。

新能源出現(xiàn)“兩連降” 全年150萬輛預期不變

繼上月出現(xiàn)下滑之后,新能源車型8月銷量依然未能恢復正增長。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萬輛和8.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2.1%和15.8%。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7.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2%;銷售完成6.9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6.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萬輛和1.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9.8%和41.3%。

許海東表示,補貼政策退坡后,許多廠家面臨虧損的情況,因此不再積極推出新車。此外,在政策退坡前,消費者搶購新能源車型,也造成了一定的銷量透支,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

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9萬輛和79.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1.6%和32.0%。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3萬輛和62.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1.4%和4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5萬輛和16.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6%和5.7%;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94輛和1125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0倍和7.3倍。

“下半年,補貼退坡還將對新能源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根據以往的規(guī)律來看,下半年銷量會好于上半年。盡管8月銷量仍處于下滑狀態(tài),但我們預計新能源全年銷量150萬輛的目標不變。”許海東表示,明年,隨著企業(yè)在戰(zhàn)略方面的調整,新能源產銷量將恢復正常。(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姜智文)

9月,汽車銷量同比降幅收窄,但降幅依然較大,企業(yè)面臨的壓力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綜合1-9月數(shù)據,產銷量降幅相比前8個月持續(xù)收窄。中汽協(xié)方面表示,上半年,國內汽車銷量下滑在10%以上,從第三季度來看,汽車銷量的回暖依然沒有達到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遭遇“三連降”。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9萬輛和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9.9%和34.2%。許海東表示,新能源連續(xù)三個月出現(xiàn)下降首要因素是財政補貼的退坡,汽車生產企業(yè)面臨虧損,在一定程度打消其積極性。此外,國五/國六切換,國五高性價比車型搶占了新能源的市場份額。

昨日(10月14日),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以下簡稱“中汽協(xié)”)公布9月汽車產銷數(shù)據。9月,汽車銷量同比降幅收窄,但降幅依然較大,企業(yè)面臨的壓力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綜合1-9月數(shù)據,產銷量降幅相比前8個月持續(xù)收窄。中汽協(xié)方面表示,上半年,國內汽車銷量下滑在10%以上,從第三季度來看,汽車銷量的回暖依然沒有達到預期。

活動現(xiàn)場

具體來看,9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20.9萬輛和227.1萬輛,環(huán)比分別增長11%和16%,同比下降6.2%和5.2%,產量降幅比上月擴大5.7個百分點,銷量同比降幅比上月縮小1.7個百分點。1-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4%和10.3%,產銷量降幅比1-8月分別收窄0.7個百分點。

中汽協(xié)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二手車置換進入正常狀態(tài),如果沒有強勢的政策補貼支持,以及拉動市場的刺激政策落地,汽車產銷全年下滑5%已經是十分樂觀的情況了。

乘用車銷量降幅收窄 自主品牌形勢嚴峻

9月,乘用車環(huán)比增長明顯,同比出現(xiàn)微降,但降幅有所收窄。當月,共銷售乘用車193.1萬輛,同比增長16.8%,環(huán)比下降6.3%,銷量降幅縮小1.4個百分點。

在乘用車四大品類中,9月轎車、SUV、MPV,以及交叉型乘用車環(huán)比均有所增長,同比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轎車產銷88.8萬輛和93.2萬輛,環(huán)比增長9.4%和19.9%,同比分別下降12.8%和7.7%。SUV產銷分別為82.1和84.1萬輛,環(huán)比分別增長9%和12.5%,同比分別微降0.3%和3.3%。MPV產銷分別為12.4萬輛和12.7萬輛,環(huán)比增長25%和29.4%,同比下滑16.5%和13.3%。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均為3.1萬輛,環(huán)比增長9.8%和2.2%,同比分別下降10%和12.5%。

1-9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yè)集團銷量合計為1651.8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9.9%。師建華表示,按照這個趨勢,今年前十家企業(yè)占有率很可能達到90%以上,汽車產業(yè)已經釋放出向高度集中方向發(fā)展的信號。

分國別來看,9月自主品牌銷量為72.7萬輛,同比下降9.8%,市場份額37.7%,比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1-9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90.3萬輛,同比下降18.5%,市場份額38.7%,比上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1-9月,自主品牌轎車、SUV和MPV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9.7%、52.2%和74.7%,較去年同期水平分別下降0.7個百分點、6.2個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

中汽協(xié)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一直處于下滑區(qū)間,這就意味著品牌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相比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在品牌效應和技術儲備方面處于劣勢,面臨的挑戰(zhàn)更為嚴峻。此外,本輪汽車市場下滑主要是因為宏觀經濟的轉型,導致三四線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受損,而他們正是購買自主品牌的主力軍。許海東直言,“目前,如何活下去,已經成為是自主品牌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新能源下滑超三成 全年150萬輛或難實現(xiàn)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連續(xù)兩個月出現(xiàn)下降的新能源,9月降幅進一步擴大。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9萬輛和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9.9%和34.2%。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4萬輛和6.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6.1%和33.1%;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1%和38.4%。

許海東表示,新能源連續(xù)三個月出現(xiàn)下降首要因素是財政補貼的退坡,汽車生產企業(yè)面臨虧損,在一定程度打消其積極性。此外,國五/國六切換,國五高性價比車型搶占了新能源的市場份額。

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8.8萬輛和87.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9%和20.8%。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1.7萬輛和69.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2%和27.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0萬輛和17.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4%和0.8%。

“如果今年汽車市場向好,新能源必然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然而其近三個月的市場表現(xiàn)并不好。”師建華表示,今年初,中汽協(xié)曾預測新能源全年累計銷售170萬輛,7月又下調至150萬輛,然而以目前情況來看,能否達到這一目標還很難說,甚至全年完成130萬-140萬輛都有可能。

師建華認為,新能源發(fā)展受挫,歸根到底還是產品的問題,電池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以及消費者的續(xù)航焦慮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此外,充電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產品可靠性不如燃油車,這些都制約了新能源的發(fā)展。師建華自信地表示,“如果新能源車在各方面都達到燃油車的水平,銷量肯定會實現(xiàn)爆發(fā)性增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姜智文)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产真实迷奷系列在线免费看,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AV秘无码不卡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