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釋義(一)
摘要:《公路法》雖然未對本法所稱公路的內涵加以界定,但其適用范圍顯然是人們通常所稱的公路,而不包括城市道路在內。本法所稱的公路,包括作為公路組成部分的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在內。
第一條 為了加強公路的建設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yè)的發(fā)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路法》立法目的的規(guī)定。本法的立法目的是:
一、加強公路建設。公路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設施。與航空、鐵路和水路等其他主要運輸方式相比,公路運輸能夠直接提供“門到門”的運輸服務,因而顯得更為方便,在各種運輸方式中始終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據1996年底的統(tǒng)計,全國公路運輸所承擔的客、貨運輸量分別占全社會運輸總量的90.1%和76.5%,公路運輸已成為我國綜合運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達深度和廣度是其他運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綜觀國際國內經濟發(fā)展史,可以說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公路的發(fā)展;經濟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其公路網也必然發(fā)達。
二、加強公路管理。充分發(fā)揮公路設施在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加強公路建設和管理。對已建成公路的管理,主要是兩個方面:對公路的養(yǎng)護管理,保持公路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對公路的保護,即公路的路政管理,防止公路和公路附屬設施受到人為的損壞,保障公路安全暢通。
三、促進公路事業(yè)的發(fā)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這是該法的間接立法目的。法律作為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為促進生產力發(fā)展服務。制定《公路法》,用法律手段加強公路的建設和管理,其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公路事業(yè)發(fā)展,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因公路發(fā)展滯后而制約整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被動局面,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立法目的貫穿于《公路法》的全篇,體現在《公路法》的各條具體規(guī)定之中。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公路的規(guī)劃、建設、養(yǎng)護、經營、使用和管理,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公路,包括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路法》適用范圍和本法所稱“公路”外延的規(guī)定。
一、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了本法的適用范圍,包括兩層含義:
1.關于本法適用的地域范圍或本法的空間效力范圍。
法律空間效力范圍的普遍原則,是適用于制定它的機關所管轄的全部領域。
2.本法適用于與公路事業(yè)有關的各項活動,為公路的規(guī)劃、建設、養(yǎng)護、經營、使用和路政管理等各個方面確立了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違反本法規(guī)定的行為,將受到法律追究。
另外,這里還需要說明的是“公路”一詞,就其字面意義上講,是指能夠通行汽車的公共道路。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在公共道路中,作為主要供城市公共交通使用的城市道路部分,不屬于交通主管部門主管,而是屬于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因此,我們通常所稱“公路”,是指城市道路以外的公共道路。國務院曾經先后發(fā)布的《公路管理條例》和《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兩個行政法規(guī),就是分別適用于兩種不同的公共道路?!豆贩ā冯m然未對本法所稱公路的內涵加以界定,但其適用范圍顯然是人們通常所稱的公路,而不包括城市道路在內。
二、本條第二款是對本法所稱“公路”外延的規(guī)定。
本法所稱的公路,包括作為公路組成部分的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在內。(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天中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