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林莊
摘要:□陳 亮林莊在歷史上沒有文字記載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上播放中國提供的國家惡劣氣候危及環(huán)境及社會發(fā)展的影視資料時,其中有我國&ldq
□陳 亮
林莊在歷史上沒有文字記載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上播放中國提供的國家惡劣氣候危及環(huán)境及社會發(fā)展的影視資料時,其中有我國“75·8”特大洪水災害的慘狀畫面。鏡頭聚焦暴雨中心標點連續(xù)閃爍的同時,中英文注釋的“林莊”格外令人注目。從此,林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進入世界氣象專家和關注世界氣候狀況的各國政要的視線。
林莊,現屬駐馬店市驛城區(qū)板橋鎮(zhèn)林莊村,座落在伏牛山余脈的崗坡上,距駐馬店市區(qū)40公里。村莊東西北三面被山崗環(huán)抱,村里人習慣稱東嶺、西嶺、北嶺。村西還有一個嶺頭,叫西半截嶺。村莊南面地勢開闊,可看到螞蟻山、白云山。村西一條寬寬的石河,叫“西河”。源于口門石河,其間有石板沖河流匯入,流經北朱莊、北白果樹、馬灣、聶溝、楊關沖、劉爬等村莊,由水田河向東入沙河匯汝河,也可稱汝水源頭。
林莊在歷史上沒有文字記載,僅存“汴梁通許先祖地,貴泌許沖后代鄉(xiāng)”代代相傳。根據祖上傳說,林莊原本居住的是林姓人家,還有兩戶司姓人同村,人口不足百人。大部分是山崗薄地,農用可耕地不足兩百畝。清中后期,黃河泛濫成災,居住在開封通許縣練城姬屯村的陳氏先祖陳有福,被迫攜妻兒逃荒,歷盡千辛萬苦,來到林莊。先祖看到林莊地勢高凸,三面崗嶺一條河,很適合居住,可躲避洪澇之災,就在此莊搭棚安居。開始,一邊租種林氏人家的田地,一邊在崗坡下開荒耕種。同時,利用崗坡野草茂盛,喂牛養(yǎng)羊,飼養(yǎng)家畜雞鴨,幾年的功夫,積攢了厚實的家底。他的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后英俊魁梧,深為許姓大戶人家愛戴,遂結為親家,成家立業(yè),繁衍育子,日子越過越紅火。兩兄弟各自建蓋宅院瓦屋,立“仁和堂”、“九思堂”為堂號,續(xù)“有德邦清昌,學善家明賢,立桃多旦士,志平少部先”20字為字輩族譜。長子陳進德為長門,立“仁和堂”。次子陳向德,為二門,立“九思堂”。
南北兩院,各有堂屋做主,東西兩廂配房,20余間青磚青瓦,重梁高架瓦房,很是氣派。
后來,長門育三子,二門育七子,第三代兄弟十人,相繼成家立戶。原居住的林、司兩姓人家則相繼外遷他鄉(xiāng),陳氏家族成了林莊的主人。
亂世英雄“淮西王”
清末時期,清庭腐朽,百姓民不卿生。在太平天國討清斗爭的影響下,中原各地農民揭竿而起。林莊陳氏第四代孫陳太安自幼聰敏,喜歡游山戲水,舞棍弄棒,結四方朋友。時至十七八歲時,身似羅漢,臂力超人。他結識了遂平嵖岈山一帶的蕭況、王二黨等有志之士,結拜為黨,謀劃配合太平天國入捻軍起兵反清。家族主事擔心引來滅族之禍,遂令陳氏兄弟天天看管。為防其外逃入捻,罰其在村里南北兩處挖兩個蓄水大坑??觿偼诤茫愄渤每垂苄值芩尚钢畽C,逃之當時捻軍營地“角子山”,當起了“蹚將”。入捻后,在參加幾次攻打清庭官府、與清軍及當地富豪團隊的激戰(zhàn)中,作戰(zhàn)勇敢,沖鋒在前,無敵敢擋,屢建戰(zhàn)功,在捻軍中樹起了威望。在攻打泌陽縣春水鎮(zhèn)王家寨時,陳太安在首領指揮屢攻不下的情況下,自告奮勇,立下誓言,赤膊上陣,率隊圍攻,一舉全殲山寨守敵,斬寨主首級。戰(zhàn)后被眾捻軍推為首領,在角子山安營扎寨,占山稱王。不到半年,隊伍發(fā)展到4000余人。根據地南至白云山,西至象河關,東至嵖岈山,北至舞陽,成為威震汝、宛,名揚豫宛、鄂北、商洛的捻軍。
1857年春,太平天國派欽差大臣趙雨村手捧“天王”圣旨到角子山,舉行隆重冊封儀式,御封陳太安為太平天國“淮西王”,戴王冠,授大旗。陳太安封王后,為配合太平天國主力軍攻打清軍,東攻汝蔡,西打泌宛,北出擊舞陽、禹州,殺至臨潁許昌,連戰(zhàn)連捷。誓言“占據確山,進兵汴梁”。隨后又攻占南陽府重鎮(zhèn)賒店,火燒陜山會館“春秋樓”。占領商南縣衙,殺知縣施作霖。然后乘勝北戰(zhàn)攻打伊川、嵩縣、汝州,所向披扉,無敵阻擋。此舉引起清庭大怒,嚴令陜西巡撫曾望顏、河南巡撫英桂率騎兵、步兵13000余人,圍剿陳太安。在與清軍激戰(zhàn)半年之后,終因寡不敵眾,兵敗桐柏,孤身逃至老家林莊山崗巖洞,在清軍拉網式搜捕時,又逃至象河上槽親戚家。在清府的重金懸賞下,被原貼身護衛(wèi)出賣被捕,繼而押解開封汴京,由河南巡撫英桂監(jiān)斬,首級被捻軍兄弟暗送至老家林莊,埋葬在村南最好的田地里。陳太安為林莊陳氏宗親留下一代英名,深受后人敬仰愛戴。
林莊人民公社
解放后,林莊屬泌陽縣板橋區(qū),歸屬南陽地區(qū)行政公署。解放初期歸屬過山頭鄉(xiāng)公所,后來設林莊大隊。在大煉鋼鐵時,林莊村陳氏家族不少戶人家被分散遷至鄰村居住生活。不久,在林莊村正式設立了“林莊人民公社”,轄林莊、劉河、葡萄架、許小莊幾個大隊。北至舞陽,東至遂平縣張臺,南至水田河,西至斗咀的板橋農場。公社面積不小,人口不足萬人。公社辦公室就設在村莊北院晚清時建的青磚瓦房里。當時讓村里人感到稀奇的是,公社有總機電話,有高音喇叭,還有公社干部騎的自行車(當時叫洋馬車)。在我的記憶中,只記得公社書記叫許德銳,南陽人,村里都稱他是外地人,他全家都搬到林莊居住生活。
公社至“文革”初撤銷。當時隨公社成立的還有“林莊供銷合作社”。合作社開始就在我老家的五間草房里,直到公社撤銷才歸還,搬到我家前面大隊蓋的房子里。供銷社的營業(yè)員都是國家干部,是板橋供銷社選派的。主要經營國家按計劃供應的布匹,糖煙酒等日用商品,大部分是憑票供應。同時長年代理板橋供銷社收購雞蛋,直到改革開放,商品市場放開經營后才撤銷。
林莊大隊
林莊設立大隊,幾經變遷。早期,林莊大隊所轄北至劉溝、楊莊、灣里,西至石板沖、潘莊、何莊。公社改鄉(xiāng)后,劉溝設村委,將石板沖、潘莊、何莊、楊莊、灣里劃出。“文革”時期,大隊成立“革命委員會”,改村委后,設“林莊村委會”,遷至現在的聶溝。記得擔任過大隊支書的有:許中和(北白果樹人),陳善良(林莊人)、許興道(北白果樹人)、許文忠(北朱莊人)、陳家三(林莊人),現任支書是陳新義(林莊人)。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