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藝考初試元旦進行
摘要: 12月9日,中國傳媒大學校園開放日,學生活動中心,考生和家長前來咨詢相關報考信息。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昨日,中國傳媒大學針對參加2019年藝考學生和家長舉行校
12月9日,中國傳媒大學校園開放日,學生活動中心,考生和家長前來咨詢相關報考信息。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昨日,中國傳媒大學針對參加2019年藝考學生和家長舉行校園開放日,解讀2019年藝考變化。據了解,中傳藝考初試報名時間從2018年11月28日開始,12月23日截止;初試時間提前至2019年1月1日;所有考生都必須參加初試環(huán)節(jié)的文化素養(yǎng)基礎測試;初試科目增加“文史哲”類別。
盡管昨日北京的氣溫降到了零度以下,但一大早,仍有許多學生和家長趕到學校,聽取招生宣講,進行藝考咨詢。據中國傳媒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閆磊凡介紹,到目前為止,參加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藝考報名的人數已經超過兩萬人。
2019年中傳藝考啟動了改革,有諸多變化。
變化1
京外不再設置復試考點
考試時間方面,初試時間提前至2019年1月1日,復試則安排在春節(jié)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發(fā)言人、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長陳作平表示,在考試時間上,將初試與復試分開,一方面可以避開春運高峰,減輕考生及家長精力、時間和費用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考生從容準備,安心考試。
在考試地點上,初試在全國設置11個考點,為考生提供更多選擇,便于就近參加考試;復試統一集中到北京考點,京外不再設置復試考點,有利于進一步統一標準,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
變化2
初試增加文史哲類別
在考試內容改革方面,中傳要求,2019年起所有考生無論報考何種專業(yè),均須在初試環(huán)節(jié)參加由學校統一組織的文化素養(yǎng)基礎測試。同時,初試在原有語數英考試類別的基礎上,增加了文史哲類別。
“因為語數英高考時學生還要考,增加文史哲類別是考慮到藝術創(chuàng)作與文史哲聯系非常緊密,需要創(chuàng)作者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增加文史哲類別不僅有利于考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特長,也利于引導考生深化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學習。”陳作平說。
變化3
為專業(yè)能力突出考生開設“綠色通道”
中傳此次藝考改革提出為專業(yè)能力特別突出的考生開設“綠色通道”。
對于報考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廣告設計方向)、動畫、動畫(游戲藝術方向)、音樂學(音樂傳播方向)、音樂學(音樂編輯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電子音樂方向)、音樂表演(聲樂演唱方向)8個專業(yè)(含方向)考生,在自愿前提下,可在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1月1日期間按要求提交作品。學校將組織專家團隊對作品進行評級,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作品被評定為“優(yōu)秀”的考生,經學校藝術類招生考試專家委員會認定,無論其文化素養(yǎng)基礎初試成績如何,都能夠進入復試;作品被評定為“良好”的考生,對其所報專業(yè)初試合格標準下調10%;作品被評定為“合格”的考生,仍按其所報專業(yè)初試合格標準執(zhí)行;作品被評定為“不合格”的考生,經學校藝術類招生考試專家委員會認定,對其所報專業(yè)初試合格標準上調5%。
陳作平表示,學校此舉是為了讓真心熱愛藝術、真正優(yōu)秀的考生敢于報考,讓真正具有培養(yǎng)潛質的各類考生通過嚴格的選拔程序得以最終錄取。
變化4
增加4個專業(yè)和方向,計劃招生人數增加90人
藝術類專業(yè)及方向總數由2018年的19個增加到2019年的23個。
新增專業(yè)和方向包括:新增加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光影空間藝術方向)和攝影專業(yè)。此外,數字媒體藝術專業(yè)分設“數字影像與網絡視頻”、“網絡與智能媒體設計”兩個專業(yè)方向;音樂學專業(yè)分設“音樂傳播”、“音樂編輯”兩個專業(yè)方向。新增專業(yè)和方向后,學校2019年招生總人數較2018年增加90人,計劃招生793人。(新京報記者 王?。?/span>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