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旦,元旦的旦”
摘要:□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我姓旦,元旦的旦。關于旦姓的淵源,有源于風姓、姬姓、藏族、滿族、蒙古族之說,我的老家在上蔡縣楊屯鄉(xiāng)邱莊村小旦莊,村里百分之八十的
□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我姓旦,元旦的旦。關于旦姓的淵源,有源于風姓、姬姓、藏族、滿族、蒙古族之說,我的老家在上蔡縣楊屯鄉(xiāng)邱莊村小旦莊,村里百分之八十的村民姓旦,我沒有在村里見過家譜。曾聽老輩人講,我們的祖先是從山西大槐樹下遷過來的,工作這么多年,我聽過見過姓旦的人寥寥無幾。”旦祥勝是名公務員,在市區(qū)行政單位工作。善談的他對自己的姓氏頗有研究,記者聽他談旦姓,那叫一個精通。
旦祥勝和女兒在一起。
上蔡有個小旦村
上蔡縣楊屯鄉(xiāng)轄11個村,其中的邱莊村包含小旦莊,小旦莊村民勤勞樸實,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使村民過上了富裕的日子,精神文明建設使村民品嘗著和諧的蜜。這個小旦村,就是旦祥勝的老家。“村里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姓旦,小時候倒不覺得什么,長大了就越來越覺得我們的這個姓氏稀有了,我也曾遇到過單姓、但姓的朋友,但都不是我們這個旦姓,我在百家姓里查過,百家姓里沒有旦姓。”旦祥勝說。今年39歲的旦祥勝有兩個姐姐。父母很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他從小就表現(xiàn)很優(yōu)秀。如今,考取公務員的他做起行政工作來得心應手。旦祥勝有一個11歲的女兒,活潑可愛。如今,他與退休的父母住在一起,享受親情帶給自己的溫暖和歡樂。旦祥勝徜徉在這上有老、下有小的幸福里,顯得比常人年輕了許多。
“記得村里有一個叫旦牛的叔叔,大家都愛給他開玩笑喊他‘牛蛋’??尚Φ氖牵思医o他寫信,發(fā)郵件也直接署名牛蛋,久而久之,大家都不記得他的原名了。”旦祥勝說。熱情、爽快的旦祥勝有一幫從小玩到大的哥們兒,他告訴記者:“這群哥們兒開始喊我‘小旦’,后來又喊‘老旦’,從來不喊我的名字。在他們面前,我也像旦牛叔叔一樣,只知道自己叫老旦了。”
“因為這個姓氏稀有,我往往給人家的第一印象很深刻。不少多年不見的同學都還能記住我。”旦祥勝對記者說。
“不過,也有讓人煩惱的時候,辦個證件、買個車票,工作人員是左打量右打量,問我是雞蛋的‘蛋’、單位的‘單’還是但是的‘但’?時間長了,我也總結出來經驗了,再辦證件時,啥都不說,先掏身份證。介紹自己時,直接說:‘我姓旦,元旦的旦。’這樣一來,麻煩倒還真省去了少。工作后我也接觸到幾位姓旦的人,但因為沒有家譜,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同宗。而關于姓氏的淵源,則有源于風姓、姬姓、藏族、滿族、蒙古族之說。”旦祥勝侃侃而談。
旦姓源于風姓之說
旦姓源于風姓,出自上古第一帝伏羲氏后裔,屬于以國名為氏。
旦,就是剛升出地平線的太陽。
在史籍《帝王世紀》中記載:“燧人氏歿,庖羲氏代之,繼天而王,首德于木,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困,故位在東方,主春,向日之明,是稱太昊,都陳。”
因伏羲繼承始燧人氏的發(fā)明,創(chuàng)炮食以變茹腥之食,所以又稱庖羲。史稱伏羲之德像日出的太陽:“昊天旦旦,及爾游行。”足見昊天廣大,明亮之極,因而昊字似天人敬日之象。
伏羲生于甘肅天水成紀,原居住在西方,他為追尋日出之地而東遷至震,震即辰,是東方城邑。在史籍《遁甲開山圖》中記載:“伏羲生成紀,徙治陳倉,仇夷山四面絕立,太昊之治也。”
震是日出之地,所以稱旸谷、陽明之谷、太陽谷等。在典籍《禹貢》中說:“日所出處,名曰:陽明之谷。”史籍《淮南子》中記載:“日出湯谷,浴于咸池。”在典籍《孔安國》中記載:“日出旸谷。”說明陽明之谷、湯谷、旸谷為同一地名,即是太陽神伏羲之都。
在典籍《博雅》中稱:“日,君象也。”在典籍《論衡》中也稱:“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蓋當時圖像如此。”一日為君,就是“旦”,九日為王子。因日出于震,所以古印度稱中國為“震旦”。
在史籍《史記》中記載:唐堯虞舜皆生九子,實指九日而言;后九日被羿射殺,九日則改稱“下民”,是對旮旯、宕戶、蕩民、九黎、九苗、九夷的蔑稱。
在伏羲氏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號或國名為姓氏者,稱震旦氏、大旦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旦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旦姓源于姬姓之說
旦姓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之弟姬旦,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姬旦,亦稱叔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母弟,就是周公旦,是著名的西周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歷史尊為“元圣”,儒學先驅。在典籍《鄭康成詩譜》記載:“文王受命,作邑于豐,乃分岐邦周、召之地,為周公旦、召公。”
周公旦因采邑在周,稱為周公,是西周王朝的第一位周公。周武王病逝后,其子周成王姬誦年幼,僅十二歲,因此由叔叔周公旦攝政當國。在他攝政期間,平定了“三監(jiān)”叛亂,大行封建,營建東都,制禮作樂,七年后還政于周成王。周公旦在西周初期不僅是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個多才多藝的詩人、學者。
周公旦在鞏固和發(fā)展周王朝的統(tǒng)治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當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結商紂王之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時,他率師出征,苦戰(zhàn)三年后平叛,并將周王朝的勢力范圍擴展至海邊。后建成周洛邑,作為周王朝的東都。相傳,周公旦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他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言論見于《尚書》諸篇,被尊為儒學奠基人,是儒學大家孔子最最崇敬的圣人。孔子在《論語》中說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周公旦后被周成王封于魯?shù)兀约航K生未去封地,而是命長子姬伯禽去繼承管理,而周公旦則一直留在王室為國相。姬伯禽建立了魯國(今山東西部,建都于曲阜),后亡于楚國。其后裔為魯氏。
周公旦的三兒子姬伯齡,被分封到蔣地(今河南固始),建蔣國,后亡于楚國。其后裔主支為蔣氏,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旦氏。
旦姓源于少數(shù)民族之說
旦姓源于藏族之說,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在藏民族的歷史中,除了王公貴族外,普通民眾大多沒有姓氏,只有名字。其中的藏名尼瑪,漢義為“日”“太陽”,也稱“星期日”。1959年西藏廣大農奴獲得解放后,以“尼瑪”為名字的藏民族中,有冠漢姓為旦氏者。
旦姓源于滿族之說,出自明朝時期黑龍江女真伊拉哩部,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在伊拉哩氏族中,有位伊拉哩·旦代,滿洲鑲黃旗人,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xiāng)),初為清軍佐領,后跟從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與明軍主帥洪承疇征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陣亡,被清太宗追加世職一等輕車都尉(一說云騎尉)。在伊拉哩·旦代的后裔子孫中,清朝晚期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冠漢姓旦氏。旦姓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烏梁海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兀良哈部將領烏梁海·烏尼吾巴在隨軍平定臺灣后駐留臺灣府,其后裔子孫簡稱魯?shù)┌褪?,主要居于今臺北市,后有漢化為單字漢姓魯氏、旦氏、巴氏者。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