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jiān)會開查償付能力數據真實性
摘要: 中小保險公司的風險隱患比較大、波動性大,是保監(jiān)會顧慮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中小保險公司盈利能力差,償付能力損耗大;另一方面,中小保險公司股東增資能力弱,資本補
中小保險公司的風險隱患比較大、波動性大,是保監(jiān)會顧慮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中小保險公司盈利能力差,償付能力損耗大;另一方面,中小保險公司股東增資能力弱,資本補充不及時。
在保監(jiān)會公開遴選償付能力監(jiān)管專家咨詢委員會第一屆咨詢專家的消息發(fā)布5天后,又一份針對償付能力監(jiān)管的通知被“掛”了出來。6月5日,保監(jiān)會下發(fā)了《關于開展償付能力數據真實性自查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普華永道最新發(fā)布的一份《2017保險公司償二代二支柱暨風險管理調查報告》(下稱《報告》),揭開“償二代”下險企風險管理狀況的真實面貌。107家受訪機構的平均預期得分為78.58,較2016年的76家受訪機構的平均預期78.61有所下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主任朱南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保監(jiān)會在償付能力監(jiān)管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也有繼續(xù)進步和完善的空間。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最近在償付能力監(jiān)管方面頻頻發(fā)文。”
自查內容涉及五板塊
作為負債型行業(yè),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相當于銀行業(yè)的資本充足率,代表了保險機構對負債的最后償還能力。而每季度和每年度考核的償付能力指標,也成了各保險機構能否繼續(xù)開展承保及投資業(yè)務、開設分支機構的重要標尺。
“償付能力對于各保險機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朱南軍說。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在78家產險公司和74家壽險公司發(fā)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產險公司償付能力全部達標,2家壽險公司(中法人壽和新光海航)償付能力依舊不達標,且進一步惡化,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低于-200%。
除了償付能力報告,保監(jiān)會今年1月下發(fā)了關于2016年償二代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下稱SARMRA)評估結果的通報。SARMRA評估結果的一部分取自各家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報告。
在第一次的SARMRA評估中,共有72家壽險公司納入償二代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評估范圍,平均得分為76.35分。其中,平安人壽得分居首,勞合社、信誠、國壽、泰康、太平均以超85分的得分位居前列,中融人壽以46分墊底。
財產險方面,77家財險公司納入償二代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評估范圍,平均得分為70.72分,相較于壽險公司低了5.63分。其中,人保以85.03分摘得頭名;現代、華農、恒邦、海峽金橋、安心、中意這6家產險公司以60分以下的成績墊底。
此次自查工作的范圍和內容是什么呢?
《通知》指出,自查主體為所有按照規(guī)定應向保監(jiān)會報送償付能力報告的保險機構,自查范圍為2016年四個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和2017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其中,自查內容涉及資產、準備金、資本、風險綜合評級、信息披露五方面。具體來說,包括金融資產的分類、后續(xù)計量、減值是否正確;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評估增值是否合理;準備金計提假設中的現金流預測、退保假設、折現率的選擇等是否符合規(guī)定;實際資本、最低資本的計算是否符合規(guī)定;風險綜合評級四類風險數據是否準確;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全面等內容都是此次檢查的重點內容。
重點整治數據失真造假
保監(jiān)會開查償付能力數據,是否表示保險機構償付能力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出現了問題?
“中小保險公司的風險隱患比較大、波動性大,是保監(jiān)會顧慮的主要原因。”在朱南軍看來,“一方面,中小保險公司盈利能力差,償付能力損耗大;另一方面,中小保險公司股東增資能力弱,資本補充不及時。更重要的是,大公司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穩(wěn)健,高現金價值的產品占比低;相比之下,中小保險公司投資策略較為激進,去年頻頻出現的‘舉牌’風波,都會對償付能力充足率產生一定影響。”
根據公式:償付能力充足率=保險機構的實際資本/最低資本。分子上的實際資本,是指認可資產與認可負債的差額;分母上的最低資本,是指根據監(jiān)管機構的要求,保險機構為吸收資產風險、承保風險等有關風險對償付能力的不利影響而應當具有的資本數額。
“簡單來說,主要通過增大分子(實際資本)、減小分母(最低資本)這兩種方式,來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增大實際資本的具體方式主要有增加核心資本、增加附屬資本,比如常見的增加資本金、調整負債結構等;另外,減小最低資本也存在一定的可調整空間。
對此,上述人士表示,無論是增大實際資本還是減小最低資本,在達成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的過程中,不排除個別保險機構的償付指標存在虛高的可能性,即相關償付能力數據失真或造假。
朱南軍對記者強調:“保監(jiān)會此次重點整治數據失真和造假,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一是基礎性數據真實性出現問題,即沒有真實反映公司資本、負債情況;二是通過財務再保險的方式調整償付能力數據。前者是不符合監(jiān)管規(guī)定的,后者并沒有違規(guī)。”
所謂財務再保險是指保險人與再保險人約定,保險人支付再保險費給再保險人,再保險人為保險人提供財務融通,并對于保險人因風險所致?lián)p失,負擔賠償責任的行為。再保險人融通的資金與保險人整體財務狀況有顯著關系,且其現金流量應大于保險人傳統(tǒng)再保險安排的現金流量。
朱南軍分析,購買財務再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得到在某一時點上包括償付能力在內的綜合資金實力,保證其財務收支平衡,避免由于積累承保損失或其他經濟因素的變化所致的虧損或破產。
償付能力并非越高越好
據普華永道的《報告》,當前,對激進型險企來說,現金流危機無疑是最致命的風險。然而調查發(fā)現,雖然超過九成受訪險企都能按照監(jiān)管要求進行現金流與流動性風險指標計算與報告,開展壓力測試工作。但在無監(jiān)管情況下按照自身實際情況測試分析、制定流動性應急計劃并開展演練的險企僅約三成。
那么,償付能力是不是越高越好?
其實并非如此,進行充分的資本規(guī)劃,將資本效用發(fā)揮到最大程度,才是企業(yè)在經營中應該努力做到的。不過,《報告》卻顯示,目前國內險企的資本規(guī)劃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近半數機構只建立了簡化的資本規(guī)劃方法和工具,不足1/4機構可通過情景預測等模型方法開展系統(tǒng)化資本規(guī)劃,只有不到兩成機構將資本規(guī)劃應用于業(yè)務決策支持,仍有約1/4尚未開展資本規(guī)劃相關工作。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yè)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認為,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保險市場并不缺少資本支持,另外一方面也體現出當前中國保險市場尚未形成有效的資本約束機制。
“目前我國保險行業(yè)風險管理工作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需要保險機構和監(jiān)管在探索中不斷學習進步,面對環(huán)境與形式的變化時能夠及時作出改革與調整。”周瑾認為,在償二代監(jiān)管環(huán)境下,保險機構不應只關注眼前的監(jiān)管評估結果,或者機構間純粹進行分數的比較,而應從實質上關注風險管理的影響和價值。而從“形似”到“神似”,需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