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中的絲路故事
摘要:唐文宗保護商人利益 唐文宗時,有個中亞商人從伊拉克買了大批貨物到中國來賣。一次,唐文宗派出選購蕃貨的宦官與這位商人在貨物交易時發(fā)生爭執(zhí),宦官把好的貨物強行拿走。這
唐文宗保護
商人利益
唐文宗時,有個中亞商人從伊拉克買了大批貨物到中國來賣。一次,唐文宗派出選購蕃貨的宦官與這位商人在貨物交易時發(fā)生爭執(zhí),宦官把好的貨物強行拿走。這位商人趕到長安告御狀,唐文宗接見了他,聽取了他的申訴,并下令徹查此事。得知商人上告有理,唐文宗沒收了宦官的財產,并對他說“不可欺侮外商”。唐文宗還革去了宦官管理寶物的職務,命他去看守皇陵。商人勝訴的消息很快傳遍各大城市,對招攬外商產生了積極影響。
隋煬帝舉辦
“萬國博覽會”
公元609年,為了進一步拓展絲綢之路,打破與西域的貿易壁壘,隋煬帝西巡至張掖,召開了“萬國博覽會”。西域27國君主、使臣受邀前來,當地十幾萬民眾身著盛裝,夾道歡迎,綿延數十里。為款待賓客,隋煬帝令人組織文物展,并舉辦宴會,演出來自印度、新疆、朝鮮等地的音樂和舞蹈。各國商人也聞風而動,趕來參加大規(guī)模的貿易活動,來往道路上可謂車水馬龍。這次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歷時六天,形式之新、規(guī)模之大、規(guī)格之高、人數之多,堪稱史無前例。
唐朝時
安居樂業(yè)的波斯人
公元6世紀起,許多波斯(今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一帶)人由于戰(zhàn)火侵擾遷入中國,得到了唐朝政府的善待。蘇諒是唐懿宗咸通年間定居首都長安的波斯人。他加入了中國軍隊,后來成為唐朝禁衛(wèi)軍的一名武官。蘇諒家族數代人都在軍中任職。李素則是在唐朝做官的波斯人,曾在司天臺(天文機構)任職,主持翻譯過很多天文學經典。他有六個兒子,都在長安工作,有的甚至成為負責祭祀、禮儀的官員。
蘇諒和李素是當時生活在唐朝的普通外國人的縮影,他們不僅成功融入了漢文化,而且原有宗教、習俗、語言終身受到尊重和保護,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包容并舉、兼收并蓄。
(據《北京日報》 宗和/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北京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