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天氣雷達樓成為“河南當代最美建筑”
摘要:□晚報記者 王瑩 通訊員 莫小沛 文/圖10月25日,河南省召開“尋找河南當代最美建筑”活動獲獎項目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我省獲獎建筑名單,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
□晚報記者 王瑩 通訊員 莫小沛 文/圖
10月25日,河南省召開“尋找河南當代最美建筑”活動獲獎項目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我省獲獎建筑名單,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南省城鄉(xiāng)建設事業(yè)發(fā)展的光輝成就。駐馬店市新一代天氣雷達樓榮獲二等獎。消息傳來,全市人民無不拍手稱快。
駐馬店市新一代天氣雷達樓就是市民口中的氣象塔,也叫天中氣象塔。新一代天氣雷達樓是為了監(jiān)測淮河中上游天氣而建造的。它氣勢宏偉,建筑風格獨特,是駐馬店的地標建筑之一。夜幕中的氣象塔好似東方明珠般璀璨。
11月2日,記者在市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李奕潔的陪同下,領略了新一代天氣雷達樓莊嚴而神秘的風采。
天中氣象塔夜景。
新一代天氣雷達樓
是駐馬店市的標志性建筑
駐馬店新一代天氣雷達樓位于市天中廣場東南角,東臨樂山大路,南臨通達路。建筑造型采用簡潔現代的建筑風格,在氣勢上展現駐馬店市經濟騰飛的精神面貌。在結構上通過層層退臺的裙房處理及塔樓6個方向曲面變化,利用雷達獨特的球形造型,充分體現了駐馬店市城市騰飛的精神面貌,寓意駐馬店市像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天中明珠”,屹立于中原大地。駐馬店新一代天氣雷達樓是駐馬店市的標志性建筑,雷達塔樓高24層98.8米,球型天線罩頂部110米,總建筑面積25000多平方米。雷達樓于2003年12月奠基,2004年3月動工,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其工程項目于2008年榮獲河南省建筑“中州杯獎”。今年9月,其一樓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氣象科普館正式啟動,為駐馬店普及科學知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提供了平臺,也為人們了解氣象、科學避災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選址經過了嚴格的分析
“駐馬店市新一代天氣雷達選址工作報告共分6個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著重于駐馬店的地理地貌,雷達覆蓋范圍內的天氣氣候特征、災害性天氣情況以及建設新一代天氣雷達的重要意義。第二部分‘選址基本原則和技術要求’,根據中國氣象局新一代天氣雷達選址的基本原則,結合駐馬店市的實際情況,對選址的原則和要求作了四條具體規(guī)定……”一份駐馬店市新一代天氣雷達選址小組出臺的《駐馬店新一代天氣雷達選址工作報告》整齊地放在檔案柜里,這份一萬多字的報告詳細地說明了建設新一代天氣雷達的重要意義。
駐馬店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性項目于1999年9月根據中國氣象局氣業(yè)發(fā)(1998)56號文件,按照中國氣象局《淮河黃河流域暴雨洪水監(jiān)測預報系統總體設計大綱》和《新一代天氣雷達站選址大綱》的要求,開始新一代天氣雷達選址。《駐馬店新一代天氣雷達選址工作報告》第一稿于2000年2月完成。此后經過《可研》《初設》《設計》等,于2003年12月“奠基”,2004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據了解,駐馬店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是我市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氣監(jiān)測自動化工程的重點項目,因此關系重大。必須嚴格、科學、細致地組織才能確保此項任務的完成,為此,氣象局選址工作小組專門召開多次會議,認真地討論具體分工,詳細安排選址工作。
根據中國氣象局新一代天氣雷達選址的基本原則,對于選址的基本原則,氣象局重點考慮以下幾點因素:一、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址,在規(guī)定范圍內四周無高大建筑物、高大樹木等遮擋物,在主要探測方向,特別是影響本地天氣系統的來向上的遮擋物對天線的遮擋角應小于 0.5度,其他方位的遮擋角應小于1度,對個別孤立障礙物可適當降低要求。二、雷達候選站址應避開和防止有害電磁的相互干擾,重點候選站址的電磁干擾問題要經權威部門的測定和分析給出準確結論。 三、候選雷達站址應便于建立與氣象臺的通信傳輸鏈路,以保證雷達探測信息和遙控信息能夠實時、可靠地傳輸,以便于業(yè)務運用。四、候選雷達站址應綜合考慮道路、供電、給水、避雷等設施的投資力度。在其他條件相近的條件下,優(yōu)先考慮基礎建設投資少,便于維護的站點。五、候選雷達站址與相鄰雷達站的距離以200~250公里為宜,并能基本保證相鄰雷達站實現海拔3公里高度的CAPPI拼圖。
建設新一代天氣雷達的重要意義
“根據要求和駐馬店市區(qū)附近的地理條件,并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雷達選址工作小組確定了如今駐馬店新一代天氣雷達樓的位置。”李奕潔告訴記者,駐馬店市處于豫南的中心位置,淮河的主要支流小洪河、汝河、溱頭河和漢水的支流泌陽河發(fā)源地并流經本區(qū)。境內有板橋、宿鴨湖、宋家場、薄山和平頂山市與本市交界處的石漫灘等五座大型水庫,以及中小型水庫138座。加之本市處在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的特殊天氣氣候特點,形成淮河上游強降水中心。因此,準確預測本市降水強度和采取有效防汛舉措對淮河流域整體防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準確及時把握天氣狀況,為當地黨政領導提供決策氣象信息,指導防災抗災和工農業(yè)生產,振興駐馬店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一代天氣雷達的建設,提高了我市以及整個淮河流域對中尺度災害性天氣的監(jiān)測預報水平,為我市以及淮河流域的經濟發(fā)展、經濟建設、人民生活提供強有力的氣象保障和氣象服務。2007年以前,我市氣象探測的基本手段是常規(guī)地面氣象觀測和713型測雨雷達,這對于我市經常出現的空間尺度往往只有幾公里到幾十公里,時間尺度只有數小時的強暴雨、龍卷風、冰雹等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的準確探測已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新一代天氣雷達具有高時空分辨率的探測能力和豐富的中尺度探測信息,使其在大氣綜合探測系統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設新一代天氣雷達就顯得十分重要。
新一代天氣雷達是現代科技的結晶,460公里的探測半徑,能為用戶提供78種氣象產品,具有追蹤、檢測、預報暴雨、冰雹、龍卷等災害性、突發(fā)性天氣的特殊功能。這是全國布網雷達,把駐馬店大氣探測推進到全國領先水平,掀開了駐馬店氣象事業(yè)發(fā)展的新篇章,在駐馬店防災減災和國民經濟建設中將發(fā)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新一代天氣雷達的建設,使我市氣象探測手段跨入全國先進行列,提高了駐馬店全區(qū)災害性天氣監(jiān)測、預警能力和天氣預測、預報準確率,為防災減災和人工影響天氣提供更加可靠有效的科學決策依據,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建設起到積極作用。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新一代天氣雷達功能的不斷增強,效益還將進一步發(fā)揮。
駐馬店新一代天氣雷達樓的貢獻
當我們在站臺上等候火車,一列火車鳴著汽笛向你馳來時,你會聽到火車的汽笛聲越來越尖,一旦火車馳到你跟前并離你而去時,你會發(fā)現汽笛聲變得愈來愈低沉。其實火車上的汽笛發(fā)聲頻率并沒有改變,而火車的運動使得人們聽到的汽笛聲頻率發(fā)生了變化。1842年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多普勒根據這一現象,經過研究發(fā)現當波源與觀測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觀測者所接到的波的頻率就不同于波源的頻率,且頻率改變的數值于運動速度成正比,即多普勒效應。根據無線電波頻率改變的多少,就可計算出波源相對運動的速度,據此,人們利用云雨粒子運動會造成效應的原理,制成了雷達。為紀念科學家多普勒,這種雷達就稱為多普勒天氣雷達。當雷達發(fā)射出去的電磁波遇到運動的云雨粒子時,被它反射回來的電磁波頻率與原來發(fā)射出去的頻率就會產生細微的變化,測出這個變化量,就可以得知云里的垂直風速、水平風速、湍流運動、氣流的強切變以及空氣中水滴的大小、含水量的多少等,從而就可據此準確地預報天氣和有效指揮人工增雨、防雹作業(yè)。
遠看新一代天氣雷達樓那高聳入云的挺拔身軀,似火箭般待發(fā)升空,充滿了現代化的信息,集中了高科技的精華,托起了一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同時托起的還有800萬駐馬店人防災減災的希望。塔頂那碩大的球形天線罩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湛藍的天空中熠熠生輝。
駐馬店新一代天氣雷達樓建成以來,我市氣象事業(yè)取得蓬勃發(fā)展,氣象現代化水平穩(wěn)步提升。全市建成由新一代天氣雷達站、衛(wèi)星站、自動氣象站、酸雨站、土壤水分站、地基GPS探測站、閃電定位站所組成的地面、高空相結合的現代化立體監(jiān)測體系,觀測站點覆蓋到鄉(xiāng)鎮(zhèn)級,采樣頻率精確到分秒級,13種人工觀測要素實現了自動化觀測,各類氣象數據的精細化程度和質量控制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以提高預報預測準確率和預報精細化水平為重點,開展了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監(jiān)測預報預警業(yè)務。晴雨預報準確率穩(wěn)定在85%以上,最低、最高溫度預報準確率在75%以上。建成了面向政府和基層群眾的市、縣兩級預警信息發(fā)布平臺,氣象信息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市氣象部門科學應對災害天氣,積極為兩會、春運、高考、中招、三夏、三秋、農洽會等重大社會活動和重要農事季節(jié)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成立了氣象為農服務專家聯盟,氣象為農服務規(guī)模效應和服務效益顯著提升。
新一代天氣雷達的投入運行,為淮河流域防汛尤其是為駐馬店的暴雨監(jiān)測和人工增雨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為我市的防災減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為駐馬店由農業(yè)大市向農業(yè)強市的跨越做出了貢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