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公考計劃招錄2.7萬人 15日起報名
摘要: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 郝孟佳 林露)記者從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公務員局獲悉,2017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即將開始。本
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 郝孟佳 林露)記者從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公務員局獲悉,2017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即將開始。本次招錄共有12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加,計劃招錄2.7萬余人,招錄人數與去年基本持平。
考生報名主要采取網絡報名的方式,報名時間為2016年10月15日至24日。公共科目筆試定于2016年11月27日在全國各省會城市、自治區(qū)首府、直轄市和個別較大的城市同時舉行。2017年1月中旬公布筆試成績,3月底前完成面試工作,4月底前完成體檢考察。
省級以上黨政機關職位需2年基層經歷 地市級以下招錄應屆畢業(yè)生
省級以上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除部分特殊職位和專業(yè)性較強的職位外,全部用于招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市(地)級以下職位以招錄應屆高校畢業(yè)生為主,引導和鼓勵優(yōu)秀高校畢業(yè)生報考基層職位,到基層建功立業(yè)。
中央機關直屬機構市(地)級以下職位,原則上安排15%左右的計劃專門用于定向招錄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其中重點招錄大學生村官。
降低艱苦邊遠地區(qū)縣(區(qū))級以下職位報考門檻
對艱苦邊遠地區(qū)的中央機關直屬機構縣(區(qū))級以下職位,視情況單獨或者綜合采取適當降低學歷要求、放寬專業(yè)限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經歷、單獨劃定筆試合格分數線等措施,降低進入門檻。
同時,采取允許中央機關直屬機構拿出一定數量的縣(區(qū))級以下職位面向所在市、縣戶籍或在當地長期生活、工作的人員招考,落實新錄用公務員最低服務年限等措施,穩(wěn)定艱苦邊遠地區(qū)基層公務員隊伍。
省級以上和市(地)以下職位公共科目筆試分別命題
繼續(xù)對省級以上和市(地)級以下職位分別命制公共科目筆試試題。
對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特殊專業(yè)職位和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的8個非通用語職位,以及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實行“2+X”考試模式,即除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申論兩門公共科目考試外,考生還需要統(tǒng)一參加專業(yè)科目考試或外語水平測試,突出對專業(yè)能力和素質的測查,以滿足招錄機關實際用人需要。
指導部分中央機關直屬機構系統(tǒng)結合本行業(yè)特點自主命制面試試題,進一步提高試題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嚴格考察錄用對象 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strong>
招錄機關將按照好干部的標準,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的原則,根據擬錄用職位的要求,采取多種形式,全面了解考察對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能力素質、遵紀守法、自律意識、誠實守信、學習和工作表現以及需要回避的情況等,并對考察對象的檔案進行嚴格審核,重點審核年齡、工齡、黨齡、學歷、工作經歷等內容,嚴把選人政治關、品行關、廉潔關、能力關。
加大防作弊技術和手段的應用
《刑法修正案(九)》已將包括公務員錄用考試在內的國家考試作弊行為列入刑事犯罪,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央網信辦、公安、工信、教育等部門的合作,加大防作弊技術和手段的應用,嚴厲打擊助考作弊集團和非法培訓機構的各類涉考犯罪行為。
按照新修訂的《公務員考試錄用違紀違規(guī)行為處理辦法》嚴肅處理考試作弊人員,不斷完善公務員錄用考試誠信檔案庫。加強對考試工作人員的警示教育和安全保密教育,強化考試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責任追查追究機制。
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鄭重聲明,本次考試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目前社會上出現的假借公務員考試命題組、考試教材編委會、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授權等名義舉辦的有關公務員考試輔導班、輔導網站或發(fā)行的出版物等,均與本次考試無關,敬請廣大報考者提高警惕,切勿上當受騙。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人民網-教育頻道)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