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友圈]熱愛戲曲的90后大學生
摘要:□周刊記者 董莉莉 文/圖平日里她和大多數(shù)大學生一樣,每天穿梭于教室和圖書館之間,熱衷于流行歌曲和網(wǎng)絡游戲。但有一個特殊的愛好讓她與眾不同,那就是,她是一名愛唱
□周刊記者 董莉莉 文/圖
平日里她和大多數(shù)大學生一樣,每天穿梭于教室和圖書館之間,熱衷于流行歌曲和網(wǎng)絡游戲。但有一個特殊的愛好讓她與眾不同,那就是,她是一名愛唱戲的“90后”大學生。
9月25日,記者采訪了這名大學生陳豆豆,聽她講述了與戲曲的不解之緣。
豆豆的戲裝扮相。
帶病堅持排練
陳豆豆今年20歲,卻已經(jīng)與戲劇結(jié)緣15年了,年僅20歲的她看起來個子比較瘦小,但稚嫩的臉上卻透著一股不服輸?shù)捻g勁兒,換上戲服后,陳豆豆老練地做完了一整套技巧動作。
看著女兒練功如此認真,站在一旁的媽媽于點琳眼里滿是欣慰,于點琳說:“你別看她現(xiàn)在練得這么好,當初學戲的時候不知道偷偷掉了多少眼淚。”
于點琳告訴記者,豆豆學習戲曲緣于她對戲劇的喜愛。
“我是個戲迷,平時在家總是一邊聽,一邊做家務,孩子在我的影響下也喜歡上了戲曲。所以,在她5歲那年,我就專門請了老師給她上課。”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學戲過程的艱辛遠比想象中艱難。于點琳告訴記者,在眾多學戲的孩子中,性格內(nèi)向的豆豆并不出眾,但卻是最肯吃苦的學生。
“有一次,豆豆在練習下腰動作的時候,由于練習次數(shù)多,勁兒使不上來,豆豆一下子摔倒在地上,老師讓她立刻停下休息,但這孩子卻邊哭邊練。孩子平時排練非常辛苦,特別是那么小的孩子,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很容易受傷。但豆豆肯吃苦,又愿意學,就連生病都堅持排練,讓我很心疼。”于點琳說。
樣樣都肯吃苦
據(jù)了解,豆豆15歲的時候就跟老師參加了一場戲曲比賽,為了摘取獎項,豆豆非常用功。比賽戲曲的場景中有一段滾釘板的場景,為了演好這一段,15歲的豆豆反復練習,身體被釘板扎的渾身是傷,那種痛徹心底的感覺至今她都記得。
于點琳說:“為了讓孩子體會戲中人物的酸甜苦辣,我沒少給孩子想辦法。有一次,老師讓孩子找疼痛的感覺,可是現(xiàn)在的孩子有爸爸疼媽媽愛,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疼痛。于是,我就讓她想象大冬天冷得發(fā)抖的感覺,再想一想失去親人的感受,沒想到她一下子就找到了疼痛的感覺。”
比賽那天,彩排結(jié)束后,于點琳帶著豆豆回到房間休息,準備讓她養(yǎng)足精神備戰(zhàn)晚上的決賽。但懂事的豆豆趁著媽媽睡著后,又偷偷起來練習,在房間走道上翻跟頭、做倒立,一練就是2個小時。
等到豆豆正式上臺前,怎樣在戲服下藏好無線話筒成了難題。因為豆豆的表演中既有唱,又有動作,為了防止話筒中途掉落,只能把它綁在豆豆的大腿上,并用膠帶固定。
于點琳說,綁上去簡單,撕下來的時候膠帶上全是汗毛,看著就心疼。但孩子很懂事,居然安慰她說:“媽媽,我把撕膠帶的疼想象成在做按摩,一點兒都不疼。”
堅持中的收獲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豆豆獲得了獎。“現(xiàn)在豆豆的爺爺奶奶特別自豪,每次家里來了客人,爺爺奶奶都會請他們看孫女演出的視頻。有時候為了參加比賽,豆豆耽誤了不少功課,但她都會抽出時間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習成績也慢慢趕上去了。”于點琳說。
于點琳表示,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指導老師的悉心教導。
“她的老師叫章莉,對學生要求很嚴格,每次排練總是一遍又一遍地示范,害怕學生看不懂。特別是豆豆去參加比賽的時候,她全程陪同,事事照料,很有責任心。”于點琳說。
豆豆告訴記者,她喜歡穿著漂亮的戲服在臺上表演的感覺。在家里,媽媽為了讓她學戲,還把客廳改造成了練功房。
“以前爸爸和姐姐都喜歡流行音樂,但現(xiàn)在都成了我的粉絲。”豆豆說。
看著豆豆的一路成長,于點琳表示,當前,愿意學習戲曲的人越來越少,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愿意學習戲曲時,一定要從小培養(yǎng),她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像豆豆一樣,喜歡戲曲藝術,傳承傳統(tǒng)文化。
品味人生百態(tài)
豆豆告訴記者,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在傳授經(jīng)驗,更是在傳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想演好戲中的多種角色,需要體驗百味人生,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戲曲的魅力,戲曲的智慧,足以令我傾盡一生去解讀。”豆豆說。
對于戲劇表演,有的同學覺得比較土,對此,豆豆說:“很多人都說我唱流行歌曲好聽,但我就喜歡唱戲。因為我覺得10個人中,有9個人會唱流行歌曲,但是唱戲曲的年輕人卻很少。”
“我不是唱戲的天才,也不是唱得最好的,但我覺得,戲曲精髓中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念、一做一打,其背后都隱藏著大智慧,足夠我用一生去學習,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喜歡戲曲,把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發(fā)揚光大。”豆豆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wǎng))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