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友圈]愛看戲的小伙子
摘要:□劉迪在位于市置地大道與樂山大道交叉口的移動文化廣場,每到晚上,總有一干人聚在一起唱戲、聽戲、學戲。8月5日晚,筆者在這里見到了一個和大多數(shù)人“格格不入&rdqu
□劉迪
在位于市置地大道與樂山大道交叉口的移動文化廣場,每到晚上,總有一干人聚在一起唱戲、聽戲、學戲。8月5日晚,筆者在這里見到了一個和大多數(shù)人“格格不入”的小伙子。
從排斥戲曲到喜歡
這名男生叫王旬,今年22歲,是大二的學生。和大多數(shù)年輕男孩一樣,他喜歡打籃球、玩游戲,但是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愛好,那就是看戲。
和許多90后一樣,在上大學之前王旬對戲曲完全沒有興趣。“我以前覺得,不管是豫劇還是京劇,一句話要唱幾分鐘,吵吵鬧鬧的,情節(jié)拖沓, 不符合年輕人的口味。但是大學期間看的一場演出,讓我改變了看法。”王旬說。
“一場完美的演出,從舞臺、戲服到演員的唱腔和表演,都必須精益求精。我以前沒有完整地看過一場戲,去年和室友們去劇院看了一場表演后,我漸漸地愛上了戲曲。室友們雖然沒有像我一樣喜歡上戲曲,但是也都感嘆,實在是太震撼了。”王旬說,從此,他經常到網上逛戲迷論壇和貼吧,只要看到有演出的消息,他就會買票去看演出。
志同道合的人太少
然而,王旬的追戲路顯得有些孤獨。
“室友們聽說我喜歡聽戲,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對戲曲的認識,還只停留在李玉剛唱的《貴妃醉酒》里。”王旬笑著說。
王旬告訴筆者,他的同學有追星的、追劇的、追女孩的,但是追戲的,只有他自己。“如今,年輕人的娛樂方式多種多樣,戲曲受到沖擊,受眾變小是很正常的事。我雖然喜歡看戲,但是不能強迫別人和我一樣。畢竟,兩年前我根本想不到自己會和戲曲有聯(lián)系。”王旬說。
“我經常上論壇和貼吧和網友們交流,有演出的話也是自己一個人去看。論壇里20多歲的人挺少的,我們經常調侃自己是戲迷里的大熊貓。”王旬說,因為周圍沒有可以和他談論戲曲話題的人,他只能去網上找‘知音’。
對戲曲傳播的思考
今年暑假,王旬回到家鄉(xiāng)駐馬店,想見識一下本地的戲曲文化。他告訴筆者,家鄉(xiāng)的戲迷圈里,年輕人也寥寥無幾。
王旬認為,年輕人不喜歡戲曲,除了因其他文化帶來的沖擊外,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宣傳不夠,完善的演出太少。
“在公園里唱戲、聽戲的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并且大多數(shù)是業(yè)余的,以愛好為主。然而,這些表演對年輕人是沒有吸引力的,就像我過去跟著奶奶在老家看戲,演員的服裝破舊,話筒音效也不好,老年人因為對戲曲了解較多,所以能聽出情懷,但是年輕人只是圖個熱鬧,并不能培養(yǎng)出興趣來。”王旬說。
王旬認為,如果社會能多給市民提供一些專業(yè)的戲劇演出,吸引大家走進劇院,觀賞原汁原味的戲曲,才能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戲曲、喜歡戲曲。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