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王國里的駐馬店
摘要:□ 陳傳龍一煙草傳入中國是在明萬歷至天啟(1616~1627年)年間。傳入伊始,首先在福建一帶種植,后來才慢慢推廣到其他地方。云南種植的煙葉稱之為“云煙”
□ 陳傳龍
一
煙草傳入中國是在明萬歷至天啟(1616~1627年)年間。傳入伊始,首先在福建一帶種植,后來才慢慢推廣到其他地方。云南種植的煙葉稱之為“云煙”,是中國煙草種植最為著名的品牌,在煙民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煙葉傳入中國沒多久,駐馬店人就趕上了種植的首趟車。當時的上蔡縣百尺、蘆崗(現(xiàn)蘆崗街道辦事處)的鴛店、北大吳、苗溝一帶,率先引進煙葉,說明駐馬店人敢于接受新事物,富有開拓精神。
煙草傳入駐馬店不久,就在這片土地上種植開來。先是西平呂店(現(xiàn)嫘祖鎮(zhèn))常寺村一帶村民步上蔡后塵,開始種植煙草。但西平引進煙草的渠道并不是從上蔡而來,而是另有途徑。明崇禎年間,當?shù)卮迕窭畈旁谝挥H戚家發(fā)現(xiàn)沒有見過的植物,出于好奇,就討要種子帶回家種植。這是駐馬店煙草史上第一次有確切姓名的種植者。這條引進途徑再次說明,駐馬店人富于好奇心,敢于進取,善于接受新事物。
如果說上蔡引進煙草是序曲,西平登場是大幕拉開,那么,遂平、確山、泌陽、正陽等縣紛紛登場亮相,則是一臺蕩氣回腸的戲劇正式上演。經(jīng)過一段時間摸索和培育,上蔡的西洪、邵店、大路李,西平的出山、蘆廟、呂店,遂平的槐樹、沈寨、嵖岈山,泌陽的郭集、泰山廟等地也成為著名產(chǎn)煙區(qū),吸引了大量客商前來采購,為發(fā)展當?shù)亟?jīng)濟起到了不可小覷的推動作用。
各個產(chǎn)煙區(qū)的引進渠道不盡相同,但不少與許昌有關聯(lián)。許昌在種植煙草方面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是國家高級卷煙原料和外貿(mào)出口煙的生產(chǎn)基地,有“煙都”之稱。1958年,毛主席在許昌襄城縣視察,給予了“煙葉王國”的高度贊譽。許多年前,我從襄城縣經(jīng)過,麥田里立了一個巨型牌坊,上面寫著“毛主席視察區(qū)”,可見當?shù)匕傩諏γ飨瘧延卸嗝瓷詈竦母星?。前年夏天,再過襄城,公路兩邊煙田一望無際、蔥綠喜人,綠色煙田中矗立著一排排白色烤煙房,堪為一道風景。返回途中,特意去參觀毛主席視察紀念館,正值三伏天,酷熱難耐,守門的老太太是毛主席視察的親歷者,聽說我是慕名而來,熱心地帶我參觀。
經(jīng)過多年種植和培育,駐馬店各個煙區(qū)都搞出了名堂,上蔡培育的“柳子煙”,被客商稱為“蔡柳”,贊譽為“南有鄧片,北有蔡柳”;西平呂店培育了“詹山煙”;泌陽人更是后來居上,培育出享譽全國的“金銅山”,成為全省四大名煙之一,可與世界名品津巴布韋煙葉相媲美,頗有超過許昌這位煙葉種植老大哥的威猛之勢。
二
日月升降,時光流逝。隨著煙草種植的普及,貿(mào)易成為必然。
清乾隆年間,鴛店興起了第一家煙行。用今天的眼光看,煙行交易不過是代顧客購買煙葉,牟取傭金,不值得大驚小怪。其實,在以農(nóng)為本的時代,經(jīng)商游離于主流意識之外,不少人不敢涉獵,敢于開商行經(jīng)銷煙葉,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需要很大的勇氣。至光緒年間,上蔡煙行已發(fā)展到300多家,吸引了省內(nèi)外的商家前來收購,在促進當?shù)刭Q(mào)易發(fā)展方面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煙葉不同于傳統(tǒng)農(nóng)副產(chǎn)品,種植容易,貯存容易,能夠長途運輸,普通農(nóng)戶也能參與其中,交易市場易于發(fā)展壯大,對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具有不小的推動作用。
上蔡煙草貿(mào)易的成功,極大刺激了煙行的迅猛發(fā)展。泌陽、遂平、西平、正陽等地,紛紛開辦煙行,都不同程度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
三
光緒十六年(1890年),卷煙從國外傳入上海。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卷煙從上海傳入上蔡。卷煙從進入國門到傳入偏僻縣城,僅僅用了7年,其速度之快可見一斑,也再次證明了駐馬店人具有接納新事物的勇氣。又過5年,上蔡人模仿英美煙草公司的手工卷煙誕生了,他們用簡陋的設備制造出大機械制造出來的卷煙,其模仿能力同樣令人咋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上蔡人成功制造卷煙之后,西平、遂平、汝南、正陽、泌陽等縣也紛紛開辦卷煙作坊。到1945年,僅遂平縣就有150多家。1940年左右,遂平縣槐樹鄉(xiāng)建立了“天中”煙廠。
秉承了創(chuàng)新勇氣的駐馬店人,在1996年更是作出了非同凡響的創(chuàng)舉,駐馬店卷煙廠生產(chǎn)的“發(fā)時達”牌香煙出口美國,銷售于美國26個州,結束了中國卷煙沒有直銷美國的歷史。
駐馬店人創(chuàng)造了歷史,在中國卷煙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四
新中國成立后,駐馬店各縣均建立了煙廠,生產(chǎn)的卷煙品牌有數(shù)百種,如支農(nóng)、淮河、嵖岈山、金菊、豫南、紅花、紅蝶、春雷、仙客來、天下第一灘、雪山、853、福星、天中、康利等,這些耳熟能詳?shù)臒熋?,在老駐馬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時值今日,每每聊起那些承載著歲月記憶的煙名,逝去的往事便浮現(xiàn)于眼前,有艱難歲月的反芻,更有美好往事的咀嚼。
那時候,生活條件普遍不好,多數(shù)成年男人都抽煙,有人買不起整包煙,商店就出售零散煙,按支賣;有人舍不得一次抽完,抽兩口熄滅,下次接著抽;煙棒沒有過濾嘴,有人抽到快燒著嘴了還舍不得扔,用棍夾著抽;還有人專門拾煙把兒,揭掉煙紙,用書本紙卷著抽,或者賣煙絲。
艱難的日子不僅反映在抽煙方式上,也反映了一個人的品性。“淮河”牌煙屬低檔煙,尖酸的人常被稱為“老淮頭”。我有位鄰居,給別人讓煙摸出一支“淮河”,自己抽則在同一口袋里摸“三門峽”。“淮河”煙一包兩角錢,“三門峽”一包三角二分。那鄰居后來當了“革委會”副主任。
五
煙草作為藥材有許多其他植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草綱目拾遺》《中國本草》對煙葉的療效給出了中肯的認定。賈平凹《商州初錄》里多次提到,山民吸濃烈的旱煙,身上散發(fā)著煙草味兒,進山時,各種小蟲子紛紛躲避,不會被叮咬。
煙草傳入中國不久,就有人意識到吸煙的危害性。當然,那時對煙草的危害是非曲直以科學試驗和儀器檢測為依據(jù),而是從中醫(yī)的角度得出結論。清陳昊子《花鏡》中說,煙草“久服肺焦,非患膈即吐紅。抑且有病,總宜少用。”清吳澄《不居集》載:“虛損之人,最宜戒此。”明崇禎皇帝更是頒布了駭人聽聞的律令,規(guī)定“吃煙者死”!這恐怕是古今中外最嚴厲的戒煙令了。
戒煙難,相信不少癮君子都有過戒煙的經(jīng)歷,但成功的不太多,皆因尼古丁使然。禁煙的倡議提了許多年,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完全無煙的國家。
在戒煙方面,駐馬店人也有非凡的舉措。1943年,新蔡成立“禮教工會”,其宗旨是:“戒煙酒,行善事,信佛奉教。”入會者相互監(jiān)督戒煙。有人敬煙時,只要說一聲“在禮”,別人就不再強勉了。有人戒不掉煙,就求助于禮教工會。工會以誠心禮佛為宗旨,勸勉戒煙者戒煙先戒心癮,萬念皆出于心魔,心魔被降伏了,再戒除口腹之欲容易多了。心無敬畏,行無所止,讓戒煙者敬畏佛法,樹立信仰,戒除心癮,比單純宣揚吸煙有害更有效。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wǎng))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