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天中文化 名人庫

畢生致力于教育和文化事業(yè)的陳文云

2016-04-22 08:55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yjh
發(fā)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畢生致力于教育和文化事業(yè)的陳文云□晚報記者 王 瑩 文/圖保爾·柯察金說過:“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畢生致力于教育和文化事業(yè)的陳文云

□晚報記者        /

保爾·柯察金說過:“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在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yè)。”

如今,83歲的陳文云也完全能夠說自己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神圣的教育和文化事業(yè)。

 jish160477.jpg

陳文云

像父親也像兄長

“不少教師根據自身好惡,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對好學生青睞有加,笑臉相迎;對心目中的差生,則板起面孔,不多理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我認為,一個好教師一定要有一顆愛心。”48日,在陳文云的家里,談起教師這個職業(yè),陳文云非常認真地告訴記者。

1959年,陳文云從河北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從事教育事業(yè)。他先后在河北大學、泌陽一高、汝南師范、汝南二高、駐馬店師專等學校執(zhí)教。陳文云說:“作為一名教師,不一定要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但要每天快樂地面對學生,教給他們知識,教育他們怎樣做人。”陳文云用行動詮釋了教師的真正涵義。

說陳文云尊師重教、談陳文云對學生的影響,他的學生們講起來或許更有說服力。“陳老師對學生非常溫和體貼。他當我們的班主任時,從來沒有大聲吵過我們。他總是面帶慈祥的笑容,對學生親切和藹。而且,不管學生的家庭貧富、成績好壞,他都一視同仁。”邢家寶說。邢家寶曾就讀于泌陽一中,上高二那年他的班主任是陳文云。他用 “他是‘以人為本’的先行者”評價陳老師。

19628月底,我到泌陽一中高中部報到。我是農村的孩子,第一次到縣城,總感覺樣樣不如人家,心里很不踏實,是當時的班主任陳文云讓我慢慢有了自信心。”泌陽一中1965屆學生馬義卿在一篇《想念恩師陳文云》中這樣寫道,“陳老師對學生和藹、親切、真誠。無論是課余、飯后,晚自習還是周末,陳老師總和我們在一起,講講國家大事,聊聊人生哲理,了解同學們的家庭情況。如果哪位學生病了,他更是關懷備至。他既像學生的兄長,又像學生的父親。他使我們這些農村來的學生很快有了家的感覺。所以我努力學習,刻苦用功,最終沒有辜負老師的悉心培養(yǎng)。”

“往事并非如煙”

“看到學生長大成才,我感到非常幸??鞓?。”陳文云說。

陳文云是一位有育人智慧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育人智慧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他的舉才之德、愛才之心、識才之眼、容才之量、解才之難。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陳文云幫扶、教育、激勵學生,也在學生的心里種下了感恩的種子。記者了解到,陳文云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中走出了兩位省委書記、十幾位廳級干部以及更多的學者、專家。

著名散文家張?zhí)旄J顷愇脑圃谌陰焾?zhí)教時的學生。他在《陳文云老師》一文中這樣寫道:“老師是溪流,我是溪流里一滴水。溪流帶我去海洋;老師是海洋,我是海洋里一朵浪花。海洋讓我在波濤中怒放;老師是太空,我是一顆小星。太空攜日月星辰把光芒撒向大地!”

“陳校長幫助過很多學生,有的因家庭貧困不能繼續(xù)上學,他苦口婆心相勸,并出資幫助其完成學業(yè);有的在校犯了錯誤,學校個別領導要開除這個學生,陳校長說明利害關系,使學生免受大處分……”著名書法家宋華平在《我在汝師難忘的一件事》一文中這樣寫陳文云,“陳校長從教50余年,桃李滿天下,弟子遍南北。他愛生如子,我為有這樣的老師感到自豪,感到幸運,感到欣慰。”

陳文云的學生、軍旅作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qū)政治部編研室正團職處長陳澤華在20136月編著了一本《往事并非如煙——陳文云的風雨人生》。該書涵蓋《記陳文云老師對我的幫助》、《我心目中的陳文云老師》、《想念恩師陳文云》、《良師摯友貴相識》等文章,23位知名人士對陳文云的濃烈情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被選為河南省陳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陳文云似乎是注定為“文化”而生的。1999年,新鄭商人陳正發(fā)組織成立了“河南省陳氏文化研究會” (以下簡稱為“研究會”)。陳文云意外當選為會長,“研究會”的民間性決定了它不同于商業(yè)協(xié)會。“研究會”會長扮演的是以服務為主的角色,要承擔起聚集河南籍陳氏后裔為一家的責任,激活并傳承陳氏優(yōu)秀文化基因的使命。

“陳氏文化”是“炎黃文化”的一部分。陳文云一直在思考如何充分發(fā)揮文化的功能,如何有效發(fā)揮“陳氏文化”和“炎黃文化”的綜合功能,并開始嘗試。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是一場文化表演,也是一場文化比賽。實現中部崛起,需要文化先崛起。遇到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不妨尋找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機遇。”陳文云說,他對文化的理解比早年深刻得多,只有優(yōu)秀的思想才能引導實踐。如何充分發(fā)揮好“陳氏文化”、“炎黃文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讓一直搞文化研究的陳文云費了不少心思。文化的屬性決定了文化本身的功能不易被挖掘。文化給人的表象是虛幻的,而文化的實際功能是清晰的。

為弘揚民族英雄楊靖宇的愛國主義精神,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在陳文云的斡旋下,2008年,北京綠化基金會與駐馬店市炎黃文化研究會簽訂協(xié)議,在駐馬店市置地公園營造“楊靖宇紀念林”,占地面積136畝。至今,已植樹1萬多株。

20086月,陳文云牽頭組織成立“河南省駐馬店平輿縣炎黃文化研究會”。平輿縣古屬汝南郡,歷史上名人薈萃,至今留下許多被人熟知的典故,陳蕃、許靖、許紹等人都出生于平輿縣。依托豐富的人文資源,“河南省駐馬店平輿縣炎黃文化研究會”所轄的“平輿縣炎黃文化藝術團”僅2008年下半年,就無償演出自編的歷史文化劇23場,滿足了廣大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同年,“河南省駐馬店平輿縣炎黃文化研究會”聯合平輿縣委縣政府建設“陳氏先祖陳蕃陵園”。20089月,“河南省駐馬店平輿縣炎黃文化研究會”聯合“河南省駐馬店市陳氏文化研究會”,發(fā)起捐資助學活動,資助當地30多名貧困大學生。

有愛心的人不會老

時下,文化信息傳播多樣化,而陳文云一直嘗試改變“陳氏文化”傳播的屬性。

2006年“研究會”創(chuàng)辦出版《舜裔春秋》雙月刊,該雜志同時成為“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會刊”,每期發(fā)行一萬多冊,向各國駐中國大使館、中國駐外國使館、全國外事僑務系統(tǒng)免費投遞,促進了我省對外多元文化的交流。

為踐行自己的“大文化觀”, 陳文云積極組織并參與編寫了駐馬店古今文化合集《厚重天中》,翔實記錄了天中大地的“蔡文化”、“盤古文化”、“嫘祖文化”、“棠溪鑄劍文化”,為打造駐馬店旅游文化品牌提供了可貴的參考資料。

“很多東西會成為故事,很多故事會被逐漸淡忘,但‘河南省駐馬店平輿縣炎黃文化研究會’還要繼續(xù)走下去,它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完成這一使命。”陳文云說,如今,他身兼河南省陳氏文化研究會會長、駐馬店市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副主席、舜裔春秋雜志社社長等職。為弘揚中華文明,陳文云參加考察,發(fā)掘整理,著書立說,嘔心瀝血。

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一段歷史。陳文云曾寫過一首“退休以后寫詩詞,只緣夕陽逢盛時。莘莘學子成棟梁,笑看神州花滿枝”的詩。他認為,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一本教材、一段歷史。

陳文云把從事文化研究活動的益處總結為四條:學知識,辦好事,交朋友,健身心。有愛心的人不會老?,F在,83歲的陳文云仍精力充沛,才思敏捷,風趣幽默,在報告會、座談會上妙語連珠。早上騎車,晚上散步,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課。他常說自己才40多歲,熟悉他的人都說他像個年輕人,整天充滿了活力。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产真实迷奷系列在线免费看,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AV秘无码不卡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