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天中文化 名人庫

王有震:馬谷田新聞的記錄者

2016-03-25 08:37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fl
發(fā)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晚報記者 王瑩 實習生 劉亦洋 文/圖說起王有震,那可是在駐馬店新聞界響當當的人物。從1984年起,王有震連續(xù)被泌陽縣委評選為“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ld

□晚報記者   王瑩   實習生   劉亦洋   /

說起王有震,那可是在駐馬店新聞界響當當的人物。從1984年起,王有震連續(xù)被泌陽縣委評選為“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他被駐馬店地委評為“駐馬店地區(qū)新聞報道模范”。2009年,他榮登“中國好人榜”,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命名為“中國好人”。2010年,他被評選為“駐馬店市文明市民標兵”。318日,記者采訪了他。

jish160389.jpg 

相機不離手。

jish160390.jpg 

觀察墑情。

數十年如一日  筆耕不輟

1986年,因為酷愛新聞報道工作,王有震從當時效益好的泌陽縣郵電局調到了馬谷田鎮(zhèn)政府,當起了鎮(zhèn)新聞通訊組組長,這一干就是30年。在全縣新聞干部隊伍中,他的發(fā)稿量年年名列榜首。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該鎮(zhèn)的新聞網絡逐漸發(fā)展壯大。他手把手地培養(yǎng)出數十名“筆桿子”?,F在,他們有的在縣委、縣政府機關工作,有的成了鄉(xiāng)鎮(zhèn)領導干部。這就是王有震,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寫時代。

熟悉王有震的人,無不被他對新聞事業(yè)的執(zhí)著和拼命精神所感動。2000421日,他騎著自行車翻山越嶺來到馬谷田鎮(zhèn)所屬的王沖村、廟街村等小學,調研村級小學的財務管理情況。為了詳細了解各村情況、掌握第一手的財務數據,他甚至到了廢寢忘食、忘了回家的地步。

“我那天忙完之后發(fā)現時間已經很晚,天都黑透了。那時王沖村里都是羊腸小道,小河上也沒有橋,白天路過時都要踩著石頭、小心翼翼的,晚上什么也看不到,全憑感覺了。那次過河我已經很小心了,可還是跌入了河中,渾身濕透,身上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的。要不是附近的村民發(fā)現我,把我送到診所,后果不堪設想。”王有震說。

付出就會有回報。兩天后,王有震根據自己實地考察所采寫的 《農村教育系統財務管理如何理順?馬谷田鎮(zhèn)的經驗是:實行賬務、資金雙代管》登上了《駐馬店日報》的頭版頭條。隨之,《教育時報》等多家報刊也轉載了此文。

由于經常白天跑出去采訪,晚上趴在煤油燈下寫稿,王有震積勞成疾。從19913月開始,他相繼患了面癱、高血壓、腦血管硬化、糖尿病等病??删驮谒≈委煹钠陂g,他還是沒有忘記工作,一邊治療,一邊堅持寫作,從未間斷。

事事留心  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

王有震常說,新聞來源于群眾的生活,人民群眾是新聞的基礎和靈魂,只要你認真觀察,事事留心,處處有新聞。“我平常不管出去辦啥事,衣服口袋里總忘不了裝筆記本和筆,發(fā)現新聞線索就隨時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王有震說。

他這種對新聞事業(yè)的熱愛和孜孜不倦的工作態(tài)度,備受后輩的尊重,大家都叫他“王老師”。

2006年,在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中,王有震主動為黨委、政府分憂,頭一個報名提前退了休。兒女們都勸他好好歇一歇,可他又花幾千元錢買了一臺數碼相機,目的就是為了隨手拍新聞。“退休了,可我就是閑不住。”王有震說。

在馬谷田鎮(zhèn)的群眾眼里,王有震不但敬業(yè),還是他們的耳目喉舌。附近村民要是聽說了什么新鮮事,或者家里出現什么困難,都愿意找王有震,王有震總是熱情地接待他們。“我的新聞稿寫都寫不完。”王有震自豪地說。

馬谷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王有震都十分熟悉。從2008年到2015年,王有震利用手中的筆,相繼推出了7位“中國好人”。除了把做善事當做畢生事業(yè)的共產黨員張喜鳳、在深山代課二十余年堅守山村小學的徐云玲、在安徽黃山市黟縣旅游時勇救落水女童后悄然離去的工信局職工呂超以外,還有資助多名貧困大學生讀書的馬谷田鎮(zhèn)殘疾農民吳強、羊冊鎮(zhèn)回鄉(xiāng)探親因搶救落水村民光榮獻身的海警張旭、一貫做善事見義勇為的席老板車隊農民工司機呂紹軍、漂泊異鄉(xiāng)打工17年還清31萬元債務的馬谷田鎮(zhèn)政府退休干部彭萬軍。

這些都是王有震通過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從群眾的口中得知,又經過充分核實,一個一個挖掘出來的好人。這些“中國好人”,也正是因為有了像王有震這樣有良知、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新聞工作者的幫助,才能夠堅持下來,也才能被更多人知道他們的事跡。

榮登“中國好人榜”

長期以來,王有震以關心下一代為己任。多次幫助貧困生和貧困兒童的他,2009年也榮登“中國好人榜”,榮膺“中國好人”稱號。據悉,因報道他人和幫助別人的業(yè)余通訊員登上好人榜,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

新聞工作者在采訪新聞時,經常會遇見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群眾。而在采訪傳播消息的同時,王有震還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涉及法律問題的,我會幫助他們聯系法律部門解決;有特殊困難的,我會力所能及地先幫助他們,然后推薦到民政部門,再通過慈善機構、愛心企業(yè)家給他們幫助。為別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最大的樂趣。”王有震說。

20085·12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王有震捐款500元。當從電視上了解到共產黨員可以繳納1000元特殊黨費時,他毅然將自己檢查身體用的1000元錢交給了黨組織。而他自己,一輛破舊的自行車騎了十幾年。

王有震說:“2009年我能夠獲得‘中國好人’稱號,這對我來說是黨和人民對我的至高無上的最高褒獎。”

當地群眾對王有震贊不絕口。一次,因王有震報道深山溝里的孫莊小學馬莊教學點的老師徐云玲而受到了省外媒體的關注,他們決定來馬谷田鎮(zhèn)采訪徐云玲。其中隨行的一個記者好奇地問出租車司機王有震是個什么樣的人,司機嘿嘿一笑說:“他是我們馬谷田的名人。這個人怪,是個怪才,幫別人從來不圖回報。”

得知了王有震的故事,湖北一位退休女教師對王有震說:“有了你紅旗就不倒。”《大河報》的首席記者李釗說:“王有震是駐馬店新聞界的寶貝兒。”泌陽縣外宣部主任張成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王有震不但是我的老師,還是所有人的老師,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年逾花甲仍不忘新聞事業(yè)

如今,王有震年逾花甲卻寶刀未老。雖已退休,但他仍孜孜以求,一如既往地鐘情于黨的新聞事業(yè)。

迄今為止,王有震已在市級以上報刊、電臺、電視臺發(fā)表長篇紀實文學、報告文學、民間文學、散文、通訊、消息、圖片等各類新聞和文學作品5000多篇,不僅成為駐馬店市老記者協會和市作家協會的會員,還是《環(huán)球人物》雜志、《黨建》雜志、《河南日報》、《黨的生活》雜志、《河南經濟報》等媒體的特約記者、特約撰稿人,多次在國家、省市新聞和文學作品大賽中獲獎,他的先進事跡也多次被《河南日報》、《駐馬店日報》、《天中晚報》、駐馬店電視臺等媒體宣傳報道。

“只要我的腿還能走得動,只要我的手還能提得動筆,我就會一直這樣寫下去。” 王有震說。

    背著采訪包,腳蹬自行車,他用自己的車輪丈量著馬谷田的每一寸土地;拿起照相機,提起筆桿子,他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泌陽一樁樁、一件件感人肺腑的生活華章。淳樸的民風、善良的人性、正直的品行,這些美好的事物,都將會在王有震的筆下無限地擴散開去,讓它們傳播得更遠,去感染更多的人。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产真实迷奷系列在线免费看,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AV秘无码不卡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