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洽談會”的小記者
摘要:9月6日,駐馬店市舉辦的十八屆農產品加工貿易洽談會。當天,我們小記者也來到會場進行了采訪。
做好接班人
□駐馬店市第三小四(6)班 陳 馨
采訪老爺爺。
采訪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位老爺爺,他姓宋,我們都喊他宋爺爺。宋爺爺向我們耐心地講解非遺的重要性。我抬頭望著宋爺爺,入迷地聽宋爺爺講他小時候的生活,他小時候睡的都是木板床,床上鋪著棉花被,手工做的,特別舒服。我們親眼見到了手工織布機。
我們問宋爺爺這一屆“農洽會”和上一屆相比,哪一屆好點兒。宋爺爺說這一屆比上一屆好,大多都是手工藝品。宋爺爺說,現在都用機器,很少用手工來做這些,如果沒有接班人的話,以后這些就可能不存在了。
今天的采訪,讓我認識了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作為新一代接班人,我們不僅要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要傳承下去。
(小記者證號:152013)
當小記者真有趣
□駐馬店實驗小學
六(8)班 寧珈藝
今天,我以天中晚報小記者的身份走進“洽談會”,心情無比激動。
集合之后,我們來到了“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qū)”。進入展區(qū),我被葉雕吸引了:薄薄的葉片,像紗一樣,幾乎是透明的。葉片的顏色不是綠色的是黑白色的,像用墨染上去似的。我問葉雕制作人:“葉雕的葉子顏色是怎么弄上去的?”制作人向我們介紹:“葉子去皮后,需用藥水浸泡等幾道工序,最后才是我們看到的顏色。”每一片精美的葉雕都要經過很多道工序,真的不容易??!
在“老土布”的展示區(qū)里,我們看到了古老的紡線機、織布機等,我還體驗了如何織布。
在“香袋”展區(qū)里,許多純手工制作的精美漂亮的香袋引得市民爭相觀看。
今天,我看到了民間精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受益匪淺。
當小記者真有趣!
(小記者證號:152217)
觀看手工燈具。
小記者逛會
□駐馬店實驗小學三(7)班 孫 研
今天,我作為天中晚報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洽談會”的會場進行參觀采訪。
一到會場,我就特別興奮,這里人山人海,熱鬧極了。會場布置得像一條條步行街,各式各樣的展品琳瑯滿目,我趕緊拿出采訪本記錄。
有一個展臺上擺放著葉子雕刻的各種人物、動物的圖案。采訪中我知道了這些都是來自信陽的葉雕藝人余貴明的作品,他向我們介紹葉雕的制作過程,真了不起。最讓我們嘴饞的是吹糖人,我買了一個小豬圖案的糖畫,真甜??!
今天在“洽談會”上的參觀采訪讓我大開眼界,我也為我們駐馬店能夠組織這樣的盛會感到自豪!
(小記者證號:153330)
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qū)
□駐馬店市第一小學六(4)班 高 雅
今天,我參加了第十八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yè)投資貿易洽談會。
第一個參觀的是泥塑藝術泥泥狗。泥泥狗用泥捏制而成,先涂全黑底色,再繪出點線結構的圖案,造型古樸 ,釋放出一種原始圖騰藝術的魅力,使古老的泥塑藝術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我們還看到這些半人半猿、人獸同體,長著九個頭的鳥,兩個頭的狗,還有“猴頭燕”以及“人面猴”等怪異、奇特的禽獸造型。面對那些超自然的怪異形體和那些令人費解的點線符號時,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混沌初開、猛獸出沒、人獸共存的曠古時代。
走進展示葉雕的攤位, 面對一片片葉雕,我們也許會傷感不已,也許會為之嘆息。當以落葉為知音,化腐朽為神奇,把它變成一幅幅精美的藝術品,那么,誰又說這不是生命的延續(xù)? 每一片葉雕,更是一張植物葉片標本,它綜合了現代防腐工藝,保存時間可長達幾十年,是現代防腐技術的杰作。
泥泥猴、葉雕等,都是中華民族珍貴的寶物,我們應當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文化!
(小記者證號:150366)
參觀手工藝館。
手工剪紙。
采訪市民。
真漂亮。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