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闡釋科學發(fā)明如何刺激人口爆炸
摘要:原標題:科學家闡釋科學發(fā)明如何刺激人口爆炸 圖片來源:Hamedog 到本世紀末,全球人口將至少達到100億。由提倡家庭計劃生育的非政府組織人口關系制作的視頻和互動時
圖片來源:Hamedog
到本世紀末,全球人口將至少達到100億。由提倡家庭計劃生育的非政府組織人口關系制作的視頻和互動時間軸展示了科學發(fā)現和發(fā)明如何讓人類文明在過去2000年中在全球傳播。這項旨在為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完成的項目還揭示了日益增長的人口給有限的地球資源帶來的壓力。
這個時間軸采用了一張世界地圖標注了人類從公元元年起開始在哪里定居。根據計數器對歷史上從中國漢代到當前信息時代的數據統(tǒng)計,一系列的黃色原點——每個黃點代表100萬人口——在各大洲日益增多。白色原點則代表影響人口增長比例的主要科學發(fā)現、環(huán)境事件或是醫(yī)學突破。在工業(yè)革命(19世紀早期)之后,這些白色原點像煙花那樣成倍增長,呈現了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長態(tài)勢。
無論是樸素還是深刻的科學進步,都推動了人口的增長。在公元500年之前,中國工程學家給耕種家畜設計了挽具,提高了農業(yè)產量。而指南針在公元1300年后的廣泛應用直接促進了“地理大發(fā)現”時代的到來和殖民地的擴張。1775年設計的抽水馬桶則減少了傳染病的傳播。1913年研發(fā)的氮肥也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據人口分析學家Vaclav Smil推測,如果沒有肥料,今天全球的人口會減少20億。
然而,也有向下走的一面:研究表明,人口比例不會在短期內下降,并且會對全球有限的淡水、耕地和其他必要資源進一步壓榨。在真正到火星殖民之前,人類依然需要更好地經營地球上的生活。(魯捷)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