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鄉(xiāng)土文化 鄉(xiāng)村記憶

棋中之道

2014-12-10 09:50 來源:國學網 責任編輯:lk
發(fā)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明仇英臨宋人畫冊,描繪出文士忘情下棋的情形。 香港人說“能忙是福”,這話有點道理,但未必盡然。能閑,就不是福嗎?人生忙碌,為公為私,勞累了大半輩

\"明仇英臨宋人畫冊,描繪出文士忘情下棋的情形。\"

    明仇英臨宋人畫冊,描繪出文士忘情下棋的情形。

    香港人說“能忙是福”,這話有點道理,但未必盡然。能閑,就不是福嗎?人生忙碌,為公為私,勞累了大半輩子,歇下來,上公園遛遛,練嗓兒,跳舞,下棋,就是啥也不干,瞧瞧春花秋葉,看看人家跳舞下棋,那也是福。什么福?清福。

    當然也有人不認這理兒。宋代那位有“鶴妻梅子”之譽的隱士林逋就說世上有兩件事不好做,一是擔糞,一是看下棋。擔糞,先不討論。下棋,為啥不能看?因為下棋有輸贏之爭。肚量大的,贏不得意,輸不倒胃,一笑走人;遇到小家子氣的,贏者喜形于色,輸者拂盤罵人,免不了生出是非;觀棋的呢,生怕人家當他不懂,總喜歡評論幾句顯露高明,過分投入的,甚至喧賓奪主地跳過楚河漢界去打架,那還了得。所以,古人訓教子弟常念叨兩句:“自有省心閑去處,觀花觀葉莫觀棋。”

    那么,這棋還要不要觀呢?

    要觀。正可謂“忙里讀詩惟舉扇,閑中悟道莫過棋”。有社會,就有是是非非,如果只是為了免生是非,躲過了看棋,也躲不過其他??雌宕蚣?,只是涵養(yǎng)問題,不能歸咎于看棋本身。做個“不動心”的旁觀者,如明代郭登《觀棋》詩中說的“怕敗貪贏錯認真,運籌多少費精神??磥砜偸菭庨e氣,笑煞旁觀袖手人”,養(yǎng)眼亦養(yǎng)心,當然洵非易事。

    杜甫有“清簟疏簾看奕棋”,何其清雅;白居易有“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何其悠閑。其實,棋法陰陽,道為經緯,看棋能解法悟道,個中頗有學問?!段宕贰分杏羞@樣意思的一段話:治國類同下棋,那治國者是棋手,棋子就是手下的人才。垂敗亂陣者大都不解棋子(人才)的各種作用,使用不當,臨棋注目,都是干瞪眼,白費苦心。如果讓大手筆的善奕者來觀棋勢,只須挪挪棋子,用之得當,舉重若輕,便可轉敗為勝。如此看,“勝棋多敗勢,敗勢伏生機。舍得用心苦,惜乎當局迷”,還真有點禪機的味道。

    若從古今觀棋詩開一洞天,筆者認為,觀棋至少有三道可悟。

    一曰運智之道。唐代劉禹錫《觀棋歌》的“因君臨棋看斗智,不覺遲景沉西墻”,宋代石介《觀棋》的“試坐觀勝敗,黑白何分明。運智奇復詐,用心險且傾。嗟哉一坪上,奚足勞經營”,皆說觀棋可見奇智斗巧。唐朝時,日本王子來朝對弈,宣宗召棋師顧思言與之對,久戰(zhàn)不分勝負。王子棋藝不凡,棋師不敢輕易落子。王子久等心煩,問他究竟是中華第幾手,棋師詭對“第三手而已”,王子大驚,掩局而嘆:“小國之一不如大國之三,信矣!”再不求戰(zhàn)。對弈運智,應該包括局上智和局外智。大小相對而言,如果步步用智算小智,那全局用智就是大智;如果局上智局外智都算小智,那局上局外一統(tǒng)用智就是大智。當然,智有機智、急智、黠智、奸智等,“臨危穩(wěn)如岳,握勝喜無驚”,來點心理戰(zhàn),也未嘗不可。觀棋者呢,既然“妙算心機巧,般般局外明”,看人用智,給自己長點智慧,也是一種收獲。

    二曰用兵之道。宋初敢直言進諫又滿腹韜略的王禹偁觀棋,寫過“乃知棋法通軍法,既戒貪心又嫌怯。惟宜靜勝守封疆,不樂窮兵用戈甲”四句詩,說下棋如同對陣,貪者急躁,怯者猶豫,非時冒進和貽誤戰(zhàn)機,都必敗無疑。善戰(zhàn)者如善奕,以守為攻,不用窮兵也可取勝。這詩,分明孫子兵法中的“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怪不得宋代黃山谷說“席上談兵校兩棋”,以玩圍棋坐論兵法,是“夜讀枰盤日披甲,心中兵法手中棋”的意思。

    唐代杜牧《贈國手王逢》詩曰:“玉子文楸一路饒,最宜檐雨竹蕭蕭。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守道還如周伏柱,鏖兵不羨霍嫖姚。得年七十更萬日,與子期于局上銷。”當時杜牧四十二歲,若至七十,算來應有萬日。宋馬永卿《懶真子》評論此詩有“棋貪必敗,怯又無功。羸形暗去,則不貪也。拔勢橫來,則不怯也。周伏柱以喻不貪,霍嫖姚以喻不怯,故曰高棋詩也”,可謂知詩善奕。

    《蜀志》載,三國時,魏軍扎營興平,派光祿大夫來敏借大將費祎助戰(zhàn)。來敏去后,大事不談,只求下圍棋。當時羽檄交馳,費祎著子沉著,如統(tǒng)三軍,來敏觀其棋,知其用兵有道,慧眼識得大才。后來費祎領兵上陣,果然旗開得勝。

    宋代劉克莊寫過一首專論棋藝的五言古風《象奕》,儼然一篇兵論:“小藝無難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戲,妙不出局外。屹然兩國立,限以大河界。……先等如挑敵,分布如備塞。盡銳賈吾勇,持重伺彼怠。……寧為握節(jié)守,安肯屈膝拜?有時橫槊吟,句法猶雄邁。愚慮僅一得,君才乃十倍。霸圖務并弱,兵志貴攻昧。雖然屢克獲,詎可自侈汰”,十分精彩。讀者誦之味之,再將那局上與史上的鏖戰(zhàn)對應想來,料對強弱勝敗、善惡智愚,甚至恩怨知遇等都會有新的認識。

    三曰相察之道。觀棋者在局外可以識察下棋者。這種識察,往往比平常的認識要真切。東坡下棋“勝固欣然,敗亦可喜”,足見其曠達。宋代王安石論觀棋者須有涵養(yǎng),說得頭頭是道,但自己每逢局危,則以手拂局,未免有點小樣兒。鉅公重臣言行不一,無異于自毀顏面,肯定讓人小看。

    史稱“文景之治”,指的是漢文帝(劉恒)景帝(劉啟)二朝的社會安定。因為借了文帝的光,古今不少人都以為景帝劉啟大約也是圣明之君,其實走眼了。細讀《史記·景帝本紀》,將劉啟跟前后昏君與賢君對比一番,方知這位帝德欠佳又治世無方的主兒,能吃定文帝“無為而治天下足”的余蔭,是因為天生命根福瑞。劉啟當太子時,曾與堂兄弟、吳王劉濞的兒子下棋,因互不謙讓,爭執(zhí)起來,劉啟隨即舉棋盤砸將過去,竟砸死了堂兄弟。劉濞痛失骨肉,怒不可遏,就此埋下了日后吳楚七國兵亂的仇根。

    因下棋輸贏急眼,已屬小器,倘若借此兇狠取命,其度量之狹窄,待人之惡毒刻薄,亦可想而知。后來踐祚為帝,劉啟果然趨逐師長、收拾列公后代、慫恿酷吏驕恣,其種種劣行,應該說,俱事先印證在猛砸棋盤事上。偶然性后面都有必然因子,一砸本應通得一察,只是朝臣諾諾,明眼皆作假寐,成就了這個混混而已。

    明代《遜國臣傳》載劉璟文與文皇對弈事,頗堪細究。當時兩陣對圓,互不相讓,但劉璟文屢占上風,文皇急了,說“卿獨不讓我耶”,居然欲以權勢威懾劉公。沒承想,偏偏遇著一個不買賬、不聽邪、不怕下崗的。劉公正色道,“可讓則讓,不可讓則不讓”,語出山響,頗見清骨。

    又《世說補》說,宋明帝賜王景文飲鴆(毒酒)死,死令至時,王景文正下棋,興致酣然,隨手將死令擱置一邊,依舊神色不亂。待棋畢,方以死令示客,眾客大驚,而王景文笑曰“此酒不讓”,便當場飲鴆而死。

    權勢壓頂,大難臨頭,還能從容下棋,這得多大膽魄?非真豪杰不能如此??上幕?、明帝不悟相察之道,使人才失之交臂。昔日筆者的“君有龍顏臣有骨,輸贏不讓理為先”、“千秋聞此君應痛,痛失樞衡藺相如”等詩,說的就是這兩件事。

    看棋能長學問見識,不也是福嗎?記住,以后見到老頭兒們扎堆兒看棋,千萬別小瞧了他們。(林 岫)

責任編輯:lk

(原標題:國學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产真实迷奷系列在线免费看,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AV秘无码不卡一区二区